分享更多
字体:

进退有度 绿肥黄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4:20 来源: 经济日报

  一场秋雨过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彦浩特的营盘山更显苍翠。沿着汉白玉台阶拾阶而上,阵阵花香扑鼻而来。登顶西望,一道绿色的屏障巨龙一般盘踞在腾格里沙漠东边,阻挡了漫漫黄沙前进的脚步。

  这两种颜色——黄与绿,代表了内蒙古阿拉善盟的生态盟情。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居延绿洲、贺兰山次生林以及连绵800公里的梭梭灌木林带,构成了阿拉善独特的生态植被系统,成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恶劣自然条件影响,使当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特别是贯穿全盟境内的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已呈“握手”之势。

  于是,记者走进沙漠深处,试图探寻进与退、黄与绿的两个范畴间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

  人退带动沙退

  事实证明,在阿拉善盟这样一个土地辽阔、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地区,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方针,发挥自然的修复作用,是生态建设“多快好省”的最佳途径

  44岁的敖云苏伊乐在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孟克图嘎查放牧,直到草原已严重沙化,自家的日子也没起色。几年前,政府实施退牧还草及公益林补偿政策后,她放下了牧羊鞭,当上了护林员。

  “事实证明,在阿拉善盟这样一个土地辽阔、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地区,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方针,发挥自然的修复作用,是生态建设‘多快好省’的最佳途径。”阿拉善盟林业局局长王维东告诉记者:“十几年来,阿拉善盟一直坚持转移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做到了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人退带动沙退”的效果最早出现在贺兰山。10年前,阿拉善盟委、行署做出重大决策,把贺兰山上856户3520人全部搬迁下山。人退出来了,超载过牧的23万头(只)牲口自然也退出来了,使贺兰山彻底实现了退牧还林还草,并使保护区的面积扩大到133万亩。退牧后,贺兰山的植被明显得到恢复,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42%,植被覆盖度由50%增加到80%。岩羊种群数量由2万只增加到4万只,马鹿由2000头增加到5000头,山间小溪也由13条增加到35条。

  退牧之外,大力退耕。针对全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阿拉善一度成为沙尘暴代名词的严峻形势,在国家相应的退耕政策没有出台之时,阿拉善盟就先行一步,收缩战线,把农业向绿洲集中。从阿左旗西滩开发建设开始,阿拉善盟相继开发了“六镇、八区、十大滩”,这些地方已成为全盟移民搬迁的主要安置区。“十一五”期间,全盟就转移农民4975户1.3万多人。在原来布满黄沙的坡地上退耕还林草,绿“肥”了,黄“瘦”了,沙尘就安静下来。大风沙尘暴的天数,也由本世纪初的10天至20天,减少到3天至9天。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得到了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农区舍饲牲畜已发展到100万头(只),日光温室发展到2000座。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形成了农区养殖业、棉花、密瓜、大棚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敖云苏伊乐当上护林员后,每月领上了1800元的工资,并举家搬到了县城。如今,她已成为“孟克图”蒙古特色餐饮的老板。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饭店顾客盈门,食客经常豪饮放歌:“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花盛开……”

  在沙海中发展沙产业

  阿拉善盟新一轮的“向沙漠进军”,既不是以退为进让沙漠休养生息,更不是长驱直进植树造林让沙漠低头,而是高效利用——在沙海深处发展沙产业

  仅靠“人退沙退”是不够的。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多年来坚持不懈进行绿化造林和荒漠化治理。今年上半年,全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0万亩,累计飞播造林350万亩,完成封沙育林290万亩,建成育苗采种基地8个,面积2.63万亩。经科研调查,全盟现有森林资源面积19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7%增加到5.04%,使重点生态区天然灌木林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有效遏制了以梭梭林为主体的天然灌木林退化消亡的趋势。自1981年起,打破了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属“飞播禁区”的传统论断,24年来坚持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连续实施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造林350多万亩,形成了长200多公里、宽10公里的阻沙带。绿色开始严格地对黄色“锁边”。

  阿拉善盟新一轮的“向沙漠进军”,既不是以退为进让沙漠休养生息,更不是长驱直进植树造林让沙漠低头,而是高效利用——在沙海深处发展沙产业。

  9月22日,记者来到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10万亩肉苁蓉培育基地,只见绵延成片的梭梭林和人工栽培的肉苁蓉相依相偎,茁壮成长。苏木牧民侍明宏和他的乡亲们正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处,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2008年,该苏木依托沙漠资源,积极培育发展以肉苁蓉种植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引进内蒙古巴丹吉林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也引进了肉苁蓉生产的标准。“巴丹吉林10万亩肉苁蓉栽培繁育基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肉苁蓉人工种植基地,这么大的种植基地要实现集约化生产,首先要保证肉苁蓉种源的纯正性。”内蒙古巴丹吉林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耿宗成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为种植肉苁蓉的广大农牧户提供了优质良种。

  “我去年种了300亩梭梭,仅接种苁蓉籽就卖了4万多元。”侍明宏深感“换一种思维对沙漠”,效果大不相同。过去守在沙子里只知道靠天放牧,草场越来越退化,收入只够温饱。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家放下羊鞭开始种植梭梭和接种肉苁蓉。不仅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家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这几天,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又是另一番景象。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万亩葡萄园,硕果挂满枝头,车辆往来穿梭——简直成了沙漠旅游。

  金沙苑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始于2007年,项目包括5万亩葡萄种植、3万吨葡萄酒加工、3万只肉羊、1万头肉牛养殖、3万亩高效农业种植、4万亩牧草种植、3万亩防风固沙林建设等若干产业板块。经过建设者们4年艰苦治沙,已经平整沙丘5万亩,种植葡萄2万亩,公司今年种植的4000亩挂果葡萄收获500多吨果实,为葡萄酒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年产3万吨葡萄酒的现代化葡萄酒庄一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放眼项目区,绿色的牧草随风荡漾,成片的葡萄园苍翠欲滴,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上图:贺兰山的牧民下山后,退出牲畜23万头,山里的植被覆盖度由50%增加到80%。

  本报记者

  陈 力摄

  下图:阿拉善盟采取生物固沙和工程固沙相结合的办法,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东侵南移。

  本报通讯员

  赵晓丹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