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家发改委调研广东: 南沙、横琴、前海争获中央支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6:0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钟良 深圳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率队就《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背景下的粤港澳合作,特别是广州南沙新区规划建设在广东进行调研。

   与此同时,9月19日至20日,深圳市市长许勤带队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就深圳前海建设以及深港合作涉及的金融财税、人才、法制等政策方面争取中央支持。

   而被范恒山称为“特殊对待特殊支持”开发政策的横琴新区,在招商上也已“进入状态”。

   观察人士认为,经过数年周密准备,如今南沙、前海、横琴这三个粤港澳合作的棋子如今已经落地开花。

   南沙:冲刺国家级新区

   9月17-18日,由范恒山率领的调研组就《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尤其是广州南沙新区规划建设问题在广州调研。

   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表示,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莅临广州指导工作,标志着国家发改委关于南沙发展规划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南沙新区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性阶段。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认为,南沙应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有人甚至据此建言把广东省政府搬迁到南沙。

   范恒山指出,南沙新区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必须要把握以合作桥梁拓发展通道、以生活为基垒生产之塔、以硬件搭台靠软件唱戏这三个方面。同时,他还建议南沙新区的发展规划要围绕粤港澳合作、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为城市化展示新模式新形象、推进软实力建设、建设综合型服务枢纽来考虑。

   据了解,为了尽快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关于南沙新区的定位,广州市委、市政府已分别委托了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研究室对南沙新区的规划定位进行研究,同时邀请了七个国际级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南沙新区概念规划的国际咨询工作。

   “推动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关键是要创新,包括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开发模式创新。”万庆良强调,南沙新区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和下一步发展路径,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具体在金融、财税、口岸、产业、人才等方面体现政策创新。

   三地有竞争但并不排他

   9月16日,横琴政策创新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市举行。

   范恒山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国务院对横琴新区政策创新的《批复》不是改革创新的终点,而是新一轮探索的起点。横琴新区要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按照计划,范恒山还拟在9月22日出席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深港合作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后因故未能出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透露,深圳市已经向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列出了多达40条希望给予的优惠政策。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则在“深港合作论坛”上透露,国务院批复成立了由国务院24个部委和广东省、香港、深圳组成的《前海建设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前海建设部级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将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

   不过,在李罗力看来,如果没有两地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就不能叫“深港合作区”,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引进港资企业的新产业区。“希望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前海有充分的认识和合作热情,同时应搭建深港两地政府间的正式合作平台。”

   “从前海合作区的总体规划、立法,到管理局管理办法,深圳方面都征求了香港特区政府(特别是律政司)、大的财团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姜力琨表示。

   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打着港澳牌的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在大珠三角的经济地理上已成三角互拱之势。“就进展而言,横琴和前海的定位、规划和政策都基本明确,而南沙的定位、发展规划等还待进一步明晰。”

   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三地发展具有一定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横琴定位主要在高新技术、旅游和适当发展服务业;前海准确定位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而南沙则是CEPA“先行先试”试验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