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云南“楚粳28号”亩产977.07公斤 产量堪比袁杂交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9:52 来源: 商务部网站

  云南“楚粳28号”亩产977.07公斤 产量堪比袁杂交稻

  楚雄吕合镇测亩产量,农户收割忙。 江洋/摄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26.6公斤 云南“楚粳28号”亩产977.07公斤

  “楚粳28号”培育者解释称这与袁隆平的不是同一个稻种

  据新华社报道,9月18日经过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后,袁隆平“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而《云南日报》22日报道,“楚粳28号”大面积亩产977.07公斤。

  一看数字,大家心里都会想:唉!云南水稻的产量比袁隆平的高多了,云南专家真牛!

  事实是什么样子呢?昨日,春城晚报记者跟随专家组到楚雄市吕合镇测产,解答这个疑惑。

  测水分 称体重

  水分适中才能算出平均亩产

  中午2点钟,记者赶到吕合镇后,见到了楚雄市农推中心的专家。在一块场地上,专家正用一个容器盛谷子,测稻谷的含水量。测量得知,这些稻谷含水量超标了,要炒一炒。

  “按照规定,测产的粳稻含水量在14.5%左右。”楚雄市农推中心主任李建华说。

  炒谷子也是有讲究的,火不能太大,也不能炒太久,炒过头水分又不够了。

  炒了一会后,又拿到场地上摊开,让谷子冒冒汗。

  就在旁边,也有几处这种稻谷。测的数字是“14.9%”、“15.0%”……这些谷子就炒得比较好,水分刚好适中。

  测了水分后,就是称体重了。

  据介绍,这些谷子是专家上午从试验田里采收回来的。一丘田里采5个样点,每个点是一平方大小的谷子。割下后,用机械打了,然后炒、称重。

  水分、体重都有了后,就要比照14.5%的标准,测算百亩连片、千亩连片、万亩连片的最高和最低亩产、平均亩产。

  “楚粳28号”这个品种,在吕合镇的最高亩产为889.3公斤,最低亩产是645.7公斤。百亩连片平均产量为848.7公斤,千亩连片平均亩产是770.2公斤,万亩连片平均亩产是711.2公斤。

  1038.18公斤!

  弥渡创下水稻高产纪录

  “楚粳28号”在吕合镇的产量,没有达到900公斤以上的。那么,977.07公斤的数字,是从哪里诞生的呢?据介绍,近千公斤的高产纪录,是在弥渡县寅街镇头鬻村东风村委会下邑村诞生的。9月15日,受农业部委托,省农业厅组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下邑村的百亩试验田进行了打收测产。

  专家组的验收意见上写到,百亩方由69户组成,实际种植面积104.4亩。随机选择三块田的测产结果:第一块田种植农户茶枝美,面积1.6亩,实收面积559.39平方米,实收湿谷1109.4公斤,取样晾晒和去除杂质后折干率为88.31%,测得水分为23.98%,折14.5%标准含水量后,第一块田实际亩产1038.18公斤;第二块田种植农户刘朝贵,折14.5%标准含水量后第二块田实际亩产916.23公斤;第三块田种植农户杜有仁,折14.5%标准含水量后第三块田实际亩产976.80公斤。

  三块田平均亩产977.07公斤

  海拔 气温影响水稻品种产量

  同是“楚粳28号”,为什么弥渡县下邑村的产量要比楚雄市吕合镇的产量高很多呢?

  “楚粳28号”的培育者、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综合试验站站长李开斌研究员分析说,楚雄市的海拔要比弥渡县的海拔高,气温低了一些。

  “楚粳28号”,最适合我省海拔1500米~1650米的地方栽种。它是2008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属国家一级优质米,既高产又优质。李开斌说:“高产和优质是一对矛盾,但这个品种解决了这个问题。”

  26日下午3点,正在地里收割稻谷的吕合镇中屯土官村村民李树春说,第一年种的比较少,种了一年后,发现这个品种产量高些,这两年就都改种“楚粳28号”了。卖种子的话,“楚粳28号”比市场价高着七八毛,卖米的话比市场上其他品种高着一两毛。(杨质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