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挖煤、盖房、造船、卖油、投资理财产品车市不给力 车企无奈操副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13:03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王毅鹏 制图 任萍

  车市淡季之下,自主车企们纷纷“生财有道”。据记者统计,“前赴后继”的自主车企们已经在“盖房子、造船、挖煤、卖油、投资理财产品”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上杀出一条血路。事实上,车企“出轨不务正业”实属无奈之举,每当汽车宏观市场受经济周期影响强烈调整时,自主品牌便率先遭到市场抛弃,占有率直线下降。

  卖油盖房为报表增色

  日前,福田汽车宣布斥资1170万元,与中石油成立“中油福田(北京)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开始以半路出家的姿态,正式涉猎石油行业。在宣布与中石油合资后10天,福田又与四大央企高调牵手,宣布触角向物联网、金融投资等领域延伸。其中,“金融业”甚至被划归为五大主业之一,涉及到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合作等资本操作。

  显然,福田并非第一个 “不务正业”的自主车企,在其之前,自主车企们已经在“盖房子、造船、挖煤、卖油、投资理财产品”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上杀出一条血路。截至目前,奇瑞汽车已大手笔投资了微车、商用车、重工机械、房地产,甚至造船和咨询公司等项目。例如芜湖新联造船厂,前身是芜湖造船厂,在2007年的债务重组中被奇瑞入主。重组后的芜湖新联造船厂仍以造船业为主,并逐步开发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及成品油滚装船。 2008年,芜湖新联造船厂3万吨大湖型双壳散货船首制船成功下水。

  据《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票募集说明书》,奇瑞汽车子公司奇瑞汽车地产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2927万元;奇瑞汽车新联造船厂2009年度净利润3967万元;奇瑞汽车2009年投资的汽车金融公司也盈利明显;但是,奇瑞汽车商用车 (安徽)有限公司2009年却亏损2905万元,安徽麒麟汽车销售公司2009年亏损1.5亿元。

  炒股比造车挣钱来得快,这句话用在江淮身上再合适不过。自2010年8月开始,江淮先后投入8亿元在证券产品以及银行理财产品上。今年4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其中用于证券投资的3亿元投资总收益达4698万元。不过,炒股有赚就有赔。江淮在今年的中报中就称,由于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操作不力,江淮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0.76%。

  挖煤炒股赚快钱

  反观吉利和比亚迪两个自主品牌,比亚迪本身就是“半路出身”,除了电池、IT、汽车三驾马车,其还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上广泛投资。

  而吉利投资30亿元的商业地产项目 “成都国际汽车文化运动娱乐大世界”也已进入建设尾期。此外,低调自主的海马汽车也在海南的房地产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在“数据造假门”中一炮成名的华泰汽车也是“多元化”的代表人物。2006年,华泰汽车旗下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项目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开发区。作为条件,华泰汽车得到鄂尔多斯市两个煤矿采矿权。

  有人指出,两处矿产资源的价值或超过百亿元。此外,华泰汽车在康巴什新区的汽车工业园成功低价圈地约6000亩,拿地价格仅1万元/亩。华泰汽车更是获得当地国家开发银行逾10亿元的贷款。

  5年之后,华泰汽车在鄂尔多斯的汽车工业园虽完成了部分建设,但如今汽车以及零部件销量均与此前规划相差甚远。与此同时,华泰汽车负责汽车业务的高管团队更是出现9年更换7次的尴尬局面。华泰是国内最早一批生产SUV的汽车企业,却未能从SUV浪潮赚得锑钵满。但土地、煤等资产价值却日益攀升,尤其是卖煤所得相当可观。如此一来,造车反而成了“副业”。

  惺率瞪希其他自主车企也都没闲着,生产电池、办学校、做房地产、建公园。“耐住寂寞20年”似乎已经不再是自主品牌车企们的箴言,在政策支持收缩、利润一再下滑的现实下,本土自主车企的目光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瞄向汽车主业之外。

  车企“出轨”的困惑

  让人纠结的是,汽车上市企业半年报显示,近九成本土自主品牌陷入销量、利润双降状态。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2.69万辆,同比增长5.07%,占轿车总量的30.81%,占有率比同期下降0.87个百分点。汽车界担心,限购持续,或将对自主品牌形成持续的打击。

  自主品牌的“跨界行为”恰恰折射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集体失语。在具体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进一步被挤压。一些主流自主品牌着力于向高端发展努力遭遇打击。自主品牌目前的市场仍旧圉于经济型及以下市场。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出现上升,虽然这个区间是自主品牌的主战场,但是这个上升并没有带动自主品牌销量提升。

  纵观近10年,每当汽车市场进行强烈调整,自主品牌便率先遭到市场抛弃,占有率直线下降。在更早的2004年,在汽车市场低迷全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份额也是率先下滑。根据当年统计数据,在市场占有率上,各型号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有率为19.67%,而200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为23.97%,下降了4.3%。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正面临三大新环境:首先,跨国公司在华汽车产量规模不断提升,成本得以降低,这导致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正逐渐缩小。其次,目前不少合资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合资自主品牌在生产与销售环节都有一定的优势,这将对自主品牌产生冲击;此外,汽车综合使用费用不断提高,由于买自主品牌产品的人群对使用成本更为敏感,因此使用成本的提升将直接影响自主品牌的销量。

  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指出,“做汽车业特别需要专注,不能牵扯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在其他产业上。历史上成为经典的汽车品牌,都是专注于主业的。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