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22:2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张敏良 高煜荣报道
“虽然有10亩地,但以前靠天吃饭,好年头一年能收入个两三千元,要是不下雨,连种子钱都剩下不。去年开始,政府帮扶着种了4亩西芹,6亩胡萝卜,一年下来能收入个近10万元,除去投入的钱,净净地也能余下个六七万元钱。”说这话时,正在地里收西芹的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祁桂英脸上洋溢着满足感。
许多年以来,宁夏西海固都以“穷”而闻名,年降雨量仅200-700毫米之间,要么不下,一下就是暴雨,流水切割和盲目垦植使这里的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极差,被清朝左宗棠称为“苦瘠甲天下”之地。人们对于这个地方的关注,也大都是缘于扶贫。
经济农业,让这个有名的穷沟沟正在向金窝窝转变。除了改变种植模式以外,土地流转,也让当地农户尝到了两条腿走路的甜头。
原州区鸭儿沟村三组的马贵平说,“多少年来,一家四口人一直靠着10亩薄田过生活,有时候一年忙到头只能收入个千八百元,土地流转以后,每亩地收上200元补贴,闲下来的时间就在自己的地里给香港的公司打工,一天工资60块钱,两口子下地一年就能收入1.5万元以上。”
“固原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丰富的耕地资源、海拔高、温差大,独特的冷凉气候环境最适合冷凉蔬菜的种植。”上任固原仅5个多月的中共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说,“优质高产的冷凉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子,为什么一定要靠国家救济过日子?”
转变思想的固原人开始以换种方式搞农业,大山深处的乡间地头从来没有这样的如火如荼。设施农业由2005年不到3000亩的试验种植发展到现在22万亩的规模种植,原州区的供港蔬菜、西吉的马玲薯、隆德的中药材、泾源的六盘山苗木、彭阳的山杏都已成为界内的知名品牌。
以马玲薯之乡西吉县为例,该县沿葫芦河川道建起了一条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长龙”:西芹、胡萝卜、出口蔬菜、设施蔬菜、种苗繁育园区沿河道一路铺展,红的绿的蔬果、物流使原本荒凉的山沟成了一条集经济、社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离河流较远的干旱少雨区域则建起了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区,原本仅供裹腹的山药蛋成了西餐桌上的炸薯条,改大水漫灌为设施滴灌后的种植方式节水60%,品种多样的马玲薯价格却翻了几翻。
西吉县农牧局局长杨俊炜形象地说:“本地经济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386061部队的收入增加,他们的劳务费是一小时6元钱。”杨俊炜所说的386061部队,就是通常被我们称为留守人员的妇女、老人和儿童,现在这批人,已经成了当地农业经济的主力军,不仅如此,仅西吉县今年就有2万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