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俄罗斯政局起风波经济政策恐难大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7:40 来源: 金融时报

  莫莉

  记者莫莉当地时间9月26日,俄罗斯上演的一场政治风波,使得人们的视线再度聚焦于俄明年的大选。当天晚间俄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宣布辞职,而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立即批准了库德林的辞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库德林突然辞职?这个事件的发生,对于早先俄总理普京和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意在明年大选中互换角色意味着什么?未来俄经济政策又将走向何方?就此,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27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库德林辞职是个偶然事件

   对于俄罗斯来说,库德林的辞职来得多少有些意外。在此之前,俄政坛并未出现库德林即将下台的征兆,而库德林甚至还作为俄财长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IMF和世行秋季年会。不过,在得知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上周六同意在明年大选互换职位后,库德林立刻声称,因“政见不同”将不会在以梅德韦杰夫为首的政府里工作。这一表态激怒了梅德韦杰夫。26日梅德韦杰夫态度坚决地表示,库德林的言论是“不合适”的,库德林应对此言论做出解释,并称如果库德林不同意总统提出的、由政府执行的政策,那么他只有一个出路,就是辞职。随后,26日晚间库德林请辞,而梅德韦杰夫也“火速”批准了这份辞呈。

  “总体来说,库德林请辞算是一个偶然事件。”张弘表示,一方面,虽然作为普京团队历来主管经济的一大“干将”,当了11年财长的库德林的确有很大可能性出任下届总理。但他选择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刚刚同意职位互换之际,就在公开场合对梅德韦杰夫做出上述表示,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因为这可能会伤及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两者之间的团结,并破坏普京明年选举的进程。而从另外一方面看,梅德韦杰夫的强硬态度,使得整个事件看上去多少有点“话赶话”的意思,两者的“口水战”最终只能以库德林辞职收场。

  张弘认为,这个事件也反映出普京阵营和梅杰韦杰夫阵营在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执政理念上还是存在部分细微差异的,而库德林只不过是将两者的差异表面化了。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来看,这两大阵营仍处在同一个团队之中,并没有出现大的矛盾和分歧。

  俄罗斯政局上演“二人转”

  库德林辞职在引发国内外议论的同时,也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置于风尖浪口的地步。上周六,俄总理普京与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他们已同意在明年3月的总统大选中互换职位。此语一出,立刻引发国际媒体的空前关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两者的“搭档”

  关系早已维持多年。在连续担任两届总统之后,普京将总统之位拱手让给梅德韦杰夫,自己则出任梅德韦杰夫的总理。而如果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明年职位互换的话,则意味着普京将再度出任俄总统一职,并可能还会有12年的任期。对此,不少西方媒体抨击说这意味着专制独裁,甚至纷纷唱衰普京未来的执政前景。

  “从某种程度看,俄罗斯明年的大选的确是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张弘诙谐地表示,只要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达成默契,其明年职位互换基本上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客观地说,俄政局“二人转”的特点十分明显,虽然这是一个有点合法不合情的事情。因为按照俄宪法,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但法律并没有规定,在做了两任总统、并担任一任总理后是否可以再度担任总统。这是一个法律空白点。实际上,按照当时普京连任两届总统的声望和民众支持率,他完全可以修改宪法出任第三任。但他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坚守法律的“红线”。

  张弘认为,西方媒体在普京未来出任俄总统问题上大泼“冷水”,一方面在于这种职位互换可能不符合西方价值观;另一方面则在于西方始终对俄罗斯崛起有抵制情绪。据他分析,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来看,普京如果能够担任俄总统是个好事情,这将有利于俄罗斯在中短期内朝着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毕竟从历史来看,普京对俄政治经济政策的把握都是比较得当的,而且保持政治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也有助于俄经济复苏。

  经济政策难有大变动对于库德林辞职以及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未来可能发生职位互换,不少投资者担忧,俄经济政策会否因此发生大变?就当下而言,俄经济复苏依然具有脆弱性。最近全球股市大幅下滑中,俄罗斯MICEX指数的跌幅也大幅高于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跌幅。而随着日前卢布对美元跌至今年以来最低点,俄央行也不得不出售外国储备货币用以支撑卢布。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虽然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滑,俄政府必须为其早先的大规模基建投资项目寻觅资金。而普京则在上周六暗示将提高对富人的税率。而更多的西方分析师则希望,未来的普京政府会是一个更加重视商业和注重推进改革的政府。

  “目前来看,俄经济政策难以出现大的变动”,张弘表示,俄政府早先一直大力推行的诸多经济改革措施也将继续。这包括从梅德韦杰夫开始的希望将俄罗斯从过分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多种经济发展支撑的改革措施,虽然这个改革过程将会是非常缓慢的,但无疑会在未来的普京政府中继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