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灾贫困五峰迁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6:35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肖素吟 实习生 直子 发自湖北宜昌

  继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秭归等县城搬迁、北川重建县城搬迁之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五峰县”)是目前民政部唯一正式通过批复政府驻地搬迁的县城。

  一纸批文的契机,却酿造了3000亩土地征收的新县城建设规划蓝图。据统计,新县城初步建设资金预计达到56.98亿元。

  然而,作为湖北省比照享受“国贫县”扶持政策的特困县,财政收入不过1.5亿元的五峰县,究竟如何撬动初步为56.98亿元的造城运动?土地与财政的碰撞,将带来怎样的火花?

  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县城迁移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生态变局的样本。

  迁移之考

  在五峰县渔洋关镇,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条环山而建的单一而狭窄的公路,可以看到房屋错落立于丘上坡下。淅沥小雨,更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小镇平添一份荒凉。

  在这个交通闭塞已久的偏远小镇,务农,无疑是五峰人的主要生计。对于49岁的松林坪(现曹家坪)村民张成菊而言,更是如此。

  三亩茶园,几乎是张成菊一家六口维持生计的基本来源,“采了茶、卖了钱,就去买饲料来喂猪,这就是平时的生活开支。茶园都能养活我们,本来就是打算让两个孩子继承,至少一亩地每年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实际上,以往此时,已是张成菊一家的农忙时分,“现在这个时段就是打平剪、施肥、打除草剂,为明年的春茶做准备”。然而,昔日的茶园农忙如今却被热火朝天的浇筑施工所取代。

  这,不过是五峰县县城迁移的一个缩影。

  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正式通过《关于同意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民函〔2011〕94号)。五峰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五峰镇回迁到渔洋关镇,最终尘埃落定。

  事实上,五峰县县城回迁由来已久。

  据五峰县志,1927年4月至1928年9月和1929年12月至1932年12月县城曾两次迁于渔洋关镇。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期间中共五峰县政府一度驻此。

  至1950年,五峰县县城正式从渔洋关镇迁到五峰镇。其中,渔洋关镇,位处县境东大门,而五峰镇,位于县境西部,略偏县域中央。

  县城回迁,可以说始于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自治县之际,彼时五峰县已提出回迁动议。其实,除了无法拓展辐射的不利因素,五峰镇之踵还在于地质安全隐患严重。

  五峰县县长吕学峰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县城搬迁的意义之一在于,“五峰镇是一个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地方,县城搬迁可以解除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威胁、避开滑坡的危险”。

  直到2004年,湖北省政府于第78号专题会议上原则同意回迁。为此,湖北省政府于2009年向民政部提请相关报告。

  时隔27年,民政部一纸批文,终为渔洋关镇正名。

  “在五峰的经济区内,改善了对外交通,增强了渔洋关镇的带动能力,大大开发了五峰县的发展前景,县城搬迁必定会吸引很多企业前来投资。”吕学峰表示。

  迁移之殇

  一纸批文,即将颠覆渔洋关镇的地理版图,也瞬间打破了这里平静的生活。

  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用3-4年时间基本完成五峰县政府驻地回迁。其实这已不是简单的驻地回迁,而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寄以厚望的造城运动。短短两月间,曹家坪的168亩茶园夷为平地,其中包括张成菊原计划让子女继承的3亩茶园。

  “当时村里召集开会,说这里建一个高中,让我们支持国土局的项目。开完会就量土地,签字确认后就带土地证领钱。上午开会下午签确认书,非常急于做成这件事。”张成菊回忆道,“紧接着就强制拆了。”

  一切,始料未及。“就在征地前,我们还打平剪、施好肥,准备上半年大卖一笔,但是茶园全都毁了,损失了4万元左右,这可是一家六口一年的收入。再过两三个月就开采了,为什么就不能等等呢?”

  记者看到,目前五峰民族中小学一期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几近竣工。

  “为什么急于求成?为什么强制摧毁没有协调好的农户茶园?既然建设土家茶乡生态旅游城,为什么要毁掉茶园?这不是相违背的吗?”张成菊连续诘问。

  五峰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向进章对此表示否定,认为征收茶园与建设茶乡毫无冲突,已经给予补偿即可。

  “我们只是执行规划。规划是经过国土局请的专家反复论证的。”相关政府人士强调道。

  “反复论证”的规划,实则亦一波三折、屡次变动。事实上,该校起初并非规划于曹家坪的茶园之上,而是在三房坪。

  至今,在三房坪坡上,五峰民族中小学的初步规划方案图依旧赫然屹立,却早已泛黄。

  五峰县规划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刚开始将五峰民族中小学设在三房坪,后来规划变更,将高中单独拿出来建在曹家坪,小学和初中现在只是作为居住区的配套,不单独规划。

  三房坪村委会主任李天红则坦言无奈于规划的多次变动,“最后规划三房坪建的是才芳小学,曹家坪新建的是高中和初中,这些都是上级规划的,我们只是执行命令”。

  不过,记者对照2010年7月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五峰新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却发现规划几经变更。

  “300年,”向进章语出惊人,“县城搬迁,规划做得像不像样,就在于300年后我们的规划不落后。现在(10年)只是一个短暂、近期规划,对于一个新县城来说,说明不了问题。”

  然而,除了“征地仓促”、“规划屡改”的疑惑,迫在眉睫的现实是,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县,失地农民,无异于失源之水。

  张成菊表示连子女们都已闲置在家。三房坪村民侯延梅亦向记者诉苦:“之前采花毛尖(湖北采花茶叶有限公司)征地时,村里跟我们保证,等建成后一户一指标去厂里上班,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兑现承诺,基本不招收本地人。”

  相关政府人士将其归咎于农民能力问题,但是对于是否组织技能培训班一问则不予回答。

  “新县城还没建成,倒是我们这个庞大的失业群体产生了。”张成菊苦涩调侃道。

  以上政府人士坦承,“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征地拆迁。如果土地全部征收完毕,规模达3000亩”。

  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土地风暴

  五峰县在酝酿着一个史无前例的“造城运动”。只不过,手持新县城规划蓝图的县政府,即使满怀憧憬和雄心,高昂的回迁成本和匮乏的运营经验却是如鲠在喉。

  根据五峰新县城建设规划,政府性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为:全面建成新县城需要29亿元;建成并完善新县城新区需要18亿元;完成新县城新区控制性项目、满足县城迁移基本条件需要9.98亿元,合计56.98亿元。

  “作为一个控制项目的话,需要9.98亿,作为一个政府投资的话,据估计,县城搬迁初期计划是预计投资30个亿,我们只是内部商定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向进章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透着几分不确定。

  他坦言,“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政策都是没有出台的。县城搬迁毕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很多规划都要慢慢来做”。

  其实,五峰县的顾虑一再被验证着。日前,五峰县翘首以盼的纳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的陆渔一级公路推迟,因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导致造价大大高于预期,陆渔一级公路改扩建工地惨遭资金扼喉。

  更严峻的问题是,民政部批复中的“搬迁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与以回迁为契机的“五峰新县城规划建设”,无疑预示着五峰县的尴尬处境。

  根据统计年鉴,2010年五峰县财政收入仅为1.5383亿元。究竟逾1亿元的财政收入将如何撬动56.98亿元的新县城初步建设规划?

  如果以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算账,全面建成新县城,需要18.8年的财政总收入;建成并完善新县城新区,需要11.7年的财政总收入;完成新县城新区控制性项目、满足县城迁移基本条件,需要6.4年的财政总收入,合计36.9年。

  不过,五峰的初步规划是,力争在3-4年内基本完成县政府驻地迁建任务。

  除此之外,未来手握3000亩地的县政府亦深谙土地与财政的黄金法则。

  在6月7日的湖北省“616”工程对口支援五峰办公会上,五峰县县委书记陈华表示,“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商业开发土地,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搭建政府融资平台,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难题。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房地产开发、商贸市场建设”。

  实际上,在9月18日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宜昌市房价环比已领跑全国。相形之下,五峰县的房价涨势毫不逊色。

  一名不愿具名的长期关注渔洋关镇的地产人士对记者表示,“2004年,渔关镇早期的第一家楼盘小区古潭小区,均价约700元/平米……2008年,花桥小区涨至2400-2800元均价,至今年8月开发的渔关花园,开盘即在3200元/平方米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这个国家级贫苦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65元,即272元/月。

  该名人士表示,从2008年开始,开发商大多借助搬迁县城的概念进行营销,全面涨价。尽管由于新县城规划调整而暂停土地出让,伴随县城搬迁带来的土地问题却不可小觑,“现在已经出现了房价陡涨、土地投机的现象,3000亩征地结束后更难想象。”

  即便如此,以上政府人士颇感“箭在弦上”,“这是国务院批复的,我们会勇往直前,不会有什么顾虑”。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本周推荐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