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120分钟的_历史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9月23日起在全国上映的《辛亥革命》,是导演张黎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在主题和观点上寻找突破,而是要在艺术上克服既往的所谓主旋律电影的空洞”
徐佳 崔润芳
张黎,冯小刚的前御用摄影师,人称“黎叔”。
转行当导演后,他拍过电视剧《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明王朝1566》等历史正剧,还出任过《雍正王朝》的艺术总监。挑剔的天涯网友封他一个头衔:“拍历史剧,张黎当世第一。”
浩瀚历史中,张黎对民国有特别的情怀,“那是最有魅力的一段年代”,他如是说。
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导演之作《走向共和》,书写的正是从甲午到共和的风起云涌。媒体评价,其标志不在于它的高收视率和高回报率,而在于它接受了历史学者苛刻的检验。
他的第一部电影导演之作《辛亥革命》刚于本月23日在全国大规模上映,展现的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代的风云变幻。但“张黎迷”却有些遗憾,因为该片虽然场面恢弘、以情动人,但探讨历史的深度远不如《走向共和》。
“电影和电视剧是不一样的,篇幅短,只能把重点放在人物身上。”张黎并不否认,作为一部主旋律大片,《辛亥革命》必须传达传统的、严肃的历史概念,“我们不在主题上、观点上寻找突破,而是要在艺术上克服既往的所谓主旋律电影的空洞。”
70多位明星皆有戏
8年前,因为《走向共和》的拍摄,张黎找到了一股表现民国历史正剧的巧劲儿,“还原每个人物真实的形象。”
“我看了袁世凯的家人回忆录,里面描写说,袁世凯有一双鹿一样的眼睛,还说他喜欢吃火锅、萝卜和粉条,不吃肉。戏中就安排了他吃火锅的场景,眼神很专注。”扮演袁世凯的演员孙淳已经是二度演绎这个角色。在《走向共和》中,他刻意增肥30斤,因为“对外表的相似度不自信”。如今在《辛亥革命》中,孙淳更追求的则是“神似”。袁世凯局促不安时,喜欢用小指甲轻叩脑袋。他跪在隆裕皇后面前,强讨军饷:“革命党和朝廷中间,不能没有我袁世凯的事情”,一脸老谋深算。南北议和、政治角力时,他又痛惜:“若逼清帝退位,我乃千古罪人”,进退两难。
“《辛亥革命》里70多位明星参与,并不是为了让观众数星星,而是要真正有戏。”张黎自言。
扮演汪精卫的余少群数落这位“爱折腾”的导演,“我从没有一条就拍过的戏。”饰演张振武的房祖名,戏份不多,但张黎仍然仔细叮嘱,“张振武是个年轻的新军军官,冲动、莽撞,你要演出愤青的感觉。”他让饰演林觉民的胡歌“多点不屑”。林觉民被捕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过审,劝其投诚。“他有一个看向敌人的眼神,当时我演了好几遍导演都不满意。”胡歌回忆,“导演居然说希望我还要有点戏谑的感觉。”
张黎对林觉民的戏份铺陈很多。在广州起义的当天,林觉民一身白衣,手持双枪。“打仗不都是要伪装色吗,为什么穿张扬的白色衣服?”胡歌有些疑惑。张黎解释,“素衣飘飘其实正好符合史料的记载。因为他是抱着必死的心去的,就是‘我要死给你们看’。”
《辛亥革命》全长120分钟,梳理了自血染黄花岗、保路运动、海外募款、武昌起义、南北和谈到创建共和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单独来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绝伦的剧情长片。陈可辛以孙中山赴港的一个侧影就拍出了荡气回肠的《十月围城》;1980年,台湾曾拍过一部反映林觉民生平的电影《碧血黄花》,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由林青霞扮演,曾获6项金马奖提名。
以史诗片的体裁全景还原“辛亥”这一浩大的历史长卷,其背景之复杂、涉及人物之众多,无不考验张黎的驾驭能力。之前,《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一再证明了,明星泛滥的历史大片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叙事空洞的陷阱里,就像不少网友数落的,“就像在看幻灯片”。
“主旋律电影需要有一定的篇幅和角度。《辛亥革命》则透过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灵进化为主线。”影片中,张黎为整个剧情梳理出两条主线——海外孙中山募捐、国内黄兴领导起义,一张一弛,再辅以惨烈真实的战争场面,从而较为立体地展现了波谲云诡的1911年。
“孙中山不再是一个端着的人。”第五次饰演孙中山的赵文瑄说,“导演让我放下架子,再放一点悲怆的感觉进去。”影片中的孙中山当然是一位大公无私的德行者,但也有热血青年的一面。广州起义,孙中山执意要回国领导,甘愿牺牲。他和黄兴(成龙饰演)吵得不可开交,黄兴一句 “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才把他劝上了海外募集的道路。
而影片对黄兴的刻画更是有血有肉。导演用了很大的笔墨描写他和徐宗汉(李冰冰饰演)的浪漫战地恋。起初,孙中山委派两人假扮夫妇发动广州起义,起义时黄兴手指被炸伤,情急之下徐宗汉握刀砍下了黄兴受伤的手指,两人的恋情就此萌发。在该片上映前不久,宣传方还一度热炒黄兴和徐宗汉久别重逢后的一段激情场面,却因不符主旋律气质,最后关头被一刀剪掉。
多点“精神”
“革命党的精神领袖肯定是孙中山,但他与武昌起义的关系并不大,在海外的筹款也并不成功。拿下武昌进而革命烽火传遍中国,这很大程度是同盟会的另一支力量——宋教仁、谭人凤等在策划。《辛亥革命》对这一段的交代是模糊的。”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教师马建标在看完电影后,如此评价道。
对辛亥革命至关重要的武昌首义的模糊化解读,正是张黎被质疑得最多的地方。他并不讳言这个段落存有缺憾,“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那么复杂,孙中山、黄兴两个主人公都不在场,‘主要戏份落在主要人物身上’这一基本叙事法则就没法用上了。”
作为一种补偿,他试图丰满孙中山在海外劝募的桥段。影片中,孙中山有多场激情演讲的场面,有华侨因此变卖了主屋为其筹募30万美元革命经费。四国银行甚至因为他的力劝,放弃对清政府的贷款,终使清廷大厦倾覆。
“有些夸大孙中山在海外的作用。”马建标说,“重大历史节点不允许略过或虚写。但是人物的台词、行为举止,可能有每个人的个性展现。”
张黎认为,历史正剧不容戏说,但在艺术上可以有所发挥。宏大叙事的历史剧很难绝对还原遥远年代人物的真实样貌,所以更在乎传达一种精神。“一些具体人物不可能表达得那么详尽,但是历史精神不会遗失。”张黎说。
他为影片定下了一个重要主题——牺牲。一开头,奔赴刑场的秋瑾高诵:“中国革命还没有女人为之流血,当从我秋瑾始”;结尾,陈意映收到《与妻诀别书》,默念:“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都是对这一主题的渲染和升华。
“那么多的年轻人,最大的32岁,小的18岁,就这样牺牲了,而且是特别自觉地去选择牺牲。我总觉得,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或者当一个民族面临重大历史节点时,当主动选择牺牲的人多的时候,这个革命就成功了!”张黎的这些感慨,也是他个人对“辛亥革命”乃至整个民国历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