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优化结构 水稻丰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7:21 来源: 经济日报金色的稻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大路上运粮的车子堆满了稻米袋,农民们流着汗水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9月底,记者来到湖北水稻主产地荆州各县市,一幅秋粮丰收喜登场的画卷映入眼帘。
荆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全市粮食总产占湖北省的16%。今年,荆州虽然遭遇了特大旱灾,但该市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全市秋粮生产再获丰收。
增加面积 优化结构
9月23日,在洪湖市沙口镇长河村,农民们正在晾晒喜获丰收的中稻。二组农户董梅山告诉记者:“现在种子好啊,种下去就是千把斤,我们用的全是好种子,耕地、插秧、收割都是机械化,对增产有很大作用,一亩地可以多收一二百斤。”董梅山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了21亩水稻,因为今年种粮政策更优惠,所以又多种了两亩小麦。
“占荆州秋粮生产大头的中稻已丰收到手,预计增产幅度较大。”荆州市农业局局长陈斌介绍,全市秋粮预计总产71.92亿斤,比上年增长7.31%。
发展粮食生产,面积是基础。荆州市统筹发展粮棉油,确定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依靠丰富的水、光、温资源,采取优化的农艺措施,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增加复种面积。
科学种植 示范带动
荆州市监利县是湖北水稻第一大县,该县汪桥镇闸上村村民越庆友的水稻种植经历在当地很有代表性,2000年以前种中稻,收支基本持平,而后几年改种棉花,从2005年开始种植双季稻。
越庆友告诉记者,“以前早稻品种不好,产量低,品质差,卖不出价钱,以前我们买到什么种子就种什么,现在县里推广‘嘉育948’、‘两优287’和‘鄂早17’,产量高、口感好,去年我种‘两优287’,一亩地比以前增产150斤。”
今年,荆州推广插秧机168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113万亩。农机的应用推动了高产示范田建设,全市共落实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3个。
龙头支撑 订单生产
粮食生产龙头企业的订单,直接拉动了粮食种植,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福娃集团是荆州大米加工的龙头企业,现在仅有机稻大米一项,福娃集团每年消化的就达1800万斤,这个数字背后带动的则是2万亩的种植面积和近8万户农户。
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农民张书洲就是这8万户中的一员,作为企业的订单农户,福娃集团每增加一些检测指标,老张田里的水稻品种就调整一次。“原来种的是普通稻,后来发展到优质稻,现在又发展到更好品质的有机稻。”让老张高兴的是,每调整一次品种,收入都有增加,他家20亩地,一年多收近5000元。
目前,荆州全市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60家,不断完善的“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使得全市优质稻订单生产达到165万亩,占优质稻总面积的30%,国标一、二级优质稻全部实行了订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