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靠煤为生到靠剪纸致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6 11: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靠煤为生到靠剪纸致富

  周占胜在为记者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

  就在3年前,蔚县还是一个“一煤独大”的煤炭县,煤是这个县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事煤炭生意的人很多。

  周占胜就是其中之一。一见面,周占胜先给了记者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老艺人”周占胜。这是一位很壮实的中年人,面容憨厚,尤其是一双硕大的手,初次见面的人很难把他和精巧的剪纸艺术联系到一起来。

  周占胜从祖辈便开始从事剪纸,尽管自己有着从上一辈学来的剪纸手艺,起初,他并没有从事剪纸行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以前没有人知道蔚县剪纸,一张剪纸只能卖几毛钱,好一点的几块钱,算上各种费用,卖一张剪纸,连成本都不够。周占胜最初从2000年开始拉煤,进入煤炭行业,官方些的说法就是煤炭运输。周占胜全家动员,和亲戚们凑钱买了辆卡车,往北京拉煤。回忆那段日子,周占胜说,运煤的时候非常累,但很难挣到钱,因为要想着怎么超载,如果是标载就不赚钱了。但是怎么搞,都不赚钱,一被罚、一修车,说不定还要赔钱,没几年,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周占胜边说,边给记者指着脸上还清晰可见的道道皱纹。

  前几年,蔚县新领导上任,提出了“文化立县”的目标,艰难的开始了全县的经济转型之路。县里带头开始宣传剪纸文化,培育自己的剪纸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蔚县的剪纸也一点一点广为知晓了,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蔚县剪纸,熟悉了蔚县剪纸,喜欢上了蔚县剪纸。

  08年,周占胜放弃了跑煤炭运输,捡起了自己祖传的手艺,搭上了剪纸的“顺风车”,加入到剪纸这个产业中了。周占胜对记者说,这个产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最好的,县政府非常的支持,减免税收、管理费,举办剪纸节宣传剪纸。

  “以前是我们去找别人,价钱被压得的很低,现在客商都上门找我们买剪纸,我们腰杆直了,可以讲价了”。周占胜得意的向记者说着。

  周占胜两口子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一家人分工协作,一起从事着剪纸的制作和营销。现在,周占胜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剪纸厂,平常有10名工人,订单多的时候,还会再雇人。周占胜对记者说,现在,他正在建一个剪纸的展示厅。一共投资30多万,不过乐观估计的话,一年就可以回本了。

  现在不光是国内的客商会登门拜访,周占胜的剪纸,还销售到了海外,美国、日本、都有他的客户,意大利还有一家公司,专门代理了他的剪纸。为什么看似很普通的民间剪纸作品能销到海外呢?周占胜拿起一些剪纸成品向记者介绍说:“外国和中国的喜好的风格会有所不同,别人你喜欢什么样子,我们就做成什么。比如,中国人喜欢红,但美国人喜欢灰和蓝,我们就做成美国人喜欢的色调。”听了这些,不得不让记者感慨市场意识已经融入到了这位中年农民的血液里。

  采访过程中,周占胜一直流露着自信的微笑,他对记者说,“十多年前做剪纸的时候,需要别人给找买家,虽然不难找,但也是很麻烦的;现在,有县政府给大家伙去开拓市场,我们就不用怕了,如果不管我们,那我们就遭殃了。”

  当记者提出想看一看当年周占胜拉煤的车时,周占胜语气略显感慨的说:“卖了。”他说到,“以前拉煤,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又黑又臭,怎么说也就是个拉煤的,现在工作环境都不一样了,现在做剪纸,受人尊重了。”的确,在他给记者的名片上,罗列了诸多的头衔:中国剪纸第一村“老艺人”;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蔚县剪纸协会会员。。。。。。对于这样一个从“煤炭”转型到民间剪纸艺人的农民而言,他已经得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尊重和自豪。

  最后,记者问道,现在经济好了,为什么不选择进城,还要在这个村子里呆着?周占胜风趣的说:“这里生活环境比县城好的多,街道有专人打扫,比城里干净的多,村里居住环境比县城宽敞,城里真比不了。”

  告别周占胜,记者在蔚县的南张庄村里转了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经济转型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