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商业并购 机会与挑战并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9 09: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资本市场的合作即是其中突出而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中欧商业并购已经成为中欧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出台以来,各地的挂牌兼并重组项目更是增长迅猛。然而,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该如何利用并购这把剑就成为了决策者们的关注焦点。

  在本届中欧资本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就中欧商业并购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称其为中欧经济的“未来脚步”。

  中国海外投资的原因和并购焦点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跨国并购事件日益增多,而在欧洲市场的投资并购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多方的注意。在本届中欧资本论坛第三组讨论中,嘉宾们就“中欧商业并购”这个专题各自发表了观点。

  嘉宾们将中国海外并购行为增多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出口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二是中国大型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意愿的加强,使得它们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境外收购兼并,这也为PE基金提供了广阔的业务机会。三是国家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投身海外市场,客观上为中欧商业并购制造了一个机遇期。

  在谈到中欧商业并购的焦点时,代表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翊认为:“中国企业现在在欧洲市场的表现越来越活跃,我觉得中企投资的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能源,一个是机械,而德国在机械工程高端生产方面很强”。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梁英杰认为中企投资主要看重的是品牌与技术。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Stefanie女士则强调了中企更加关注中型规模的企业,因为它们整合容易,操作管理起来也容易。同时,她还表示中欧企业并购在汽车行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很有吸引力。

  警惕并购陷阱,降低并购风险

  中国企业参与到海外并购行列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通过并购来进口国外先进技术。但并购之后出现的情况往往是事与愿违。梁英杰表示引进技术对中企而言是障碍陷阱,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转入技术是十分困难的。究其原因,他认为:欧洲市场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中企在并购破产公司时要面对员工问题,而在欧洲,工会在保护工人利益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谈及解决方法时他认为:最好能够找一些能干的当地人员,避免当地的文化冲突,采用一些信任的专业人士,这样做可能会降低风险的成本。

  Stenfinie女士发言强调了与员工的沟通的重要性,要早期做员工的工作,承诺给员工就业保证。

  成功的一次并购行为就像是一桩美满的联姻,互通有无,互补忧缺。而失败的并购就如同盲婚哑嫁,两败俱伤。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海外并购是机会与挑战的并存。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土企业冲出国门并购,大有争先恐后之势。在全球并购的种种机遇面前,

  中国本土企业应多一分冷静和理智,警惕机遇变风险,把风险因素估计足,把失败可能考虑够,把不易量化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挑战分析透,把提升自己能力的功课做好。重视企业文化理念差异的挑战;要先在本土做强,再谈越洋“蛇吞象”;要认清提升价值的所有杠杆选择,不拘一格采用整合模式。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