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基金产品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1:0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产品设计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环节,好的产品会因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而经久不衰,并成为公司的品牌或旗舰产品。因此,基金产品创新是基金业永恒的话题。

  自1924年第一只共同基金在波士顿成立至今,美国共同基金行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简称ICI)的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美国共同基金资产规模达11.8万亿美元,有7581只基金产品,占据全球共同基金市场的近半份额,产品线覆盖股票类、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等基金,行业涉及房地产、能源以及保健生化等多个主题。美国近百年的基金行业发展历程伴随着基金产品的不断创新,但是,在ICI统计的大事记中,1955年投资于海外股票市场的坦普顿成长基金、1971年诞生的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和1993年诞生的第一只ETF具有划时代意义(详见图1)。一个基金产品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本文拟针对美国基金行业近百年发展史上被载入ICI大事记的这3只基金创新产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之后的发展概况,以期对国内基金业的产品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美国历史上三只划时代创新产品简析

  1、坦普顿成长基金(Tempton Growth Fund)

  富兰克林-坦普顿是一家具有全球品牌的投资管理机构,早在20世纪50年代,坦普顿作为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坦普顿成长基金,投资于全球市场,成为美国首批海外股票型投资基金的代表产品之一。当时,世界正处于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复苏期,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德国及日本等国也面临着战后重建机会,坦普顿推出全球投资基金的目的是分享欧洲及日本等国的经济增长机会。由图2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20年间日本GDP增长速度都远超美国,给坦普顿成长基金带来了良好的配置机会。

  图3简单列举了坦普顿成长基金在1974年和2010年年报中披露的资产配置情况,证实了该基金的全球投资理念,美国之外的股票是其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坦普顿成长基金的规模自成立时的10亿美元左右不断扩张,至今已有17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2010年年底)。之后,坦普顿基金相继推出了坦普顿全球投资基金、坦普顿海外投资基金、坦普顿全球债券基金、坦普顿全球小盘基金以及坦普顿新兴市场基金等多只全球概念投资基金。坦普顿公司在1992年与富兰克林、1996年与Mutual Series合并之后,始终将全球投资平台和全球投资视角作为公司的一大特色予以强化。

  2、联邦储备基金(The Reserve Fund)

  1971年,美国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联邦储备基金(The Reserve Fund)诞生。回顾当时的市场背景可以发现,首先,美国市场通货膨胀严重,CPI数值为50年罕见,详见图5;其次,美国市场货币工具收益率远高于当时的储蓄存款利率,图6列出了当时美国3个月国库券和3个月可转让存单收益率;最后,美国货币市场工具具有一定的介入门槛,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可以直接参与。在此背景下,联邦储备基金的诞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投资途径。

  自联邦储备货币基金发行之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获得大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产品达到652只,资产规模达到28039亿美元,占美国共同基金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20%(数据来源:ICI,2011 fact book)。

  3、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s)

  现存最早的ETF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道富环球投资公司(SSGA)于1993年推出的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s)。20世纪80年代,AMEX交易清淡,而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却欣欣向荣,特别是1987年证券市场暴跌后,AMEX面对的挑战更为严峻,推出新产品也更为迫切。同时,纵观代表美国股市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率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的整个10年,标普500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率(10年样本,0.89%)远低于80年代后的10年(1.08%)和21世纪前10年的波动率(1.38%)。推出交易型产品,活跃交易所市场势在必行。

  在这个背景下,针对标准普尔500的一揽子股票而设计的第一只ETF——标准普尔500存托凭证(SPDRs)应运而生。该产品上市第一天的交易量令人咋舌,整个2月份平均日交易量超过30万单位,而今,SPDRs仍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ETF品种。

  自SPDRs上市后,全球ETF得到很大发展,并呈现出属地全球化趋势。各市场均有ETF推出,标的多样化,发行主体打破垄断,费用逐渐降低。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球ETF总资产规模以年均34.5%的速度增长。美国ETF资产规模和数量也逐年增加(图8),截至2010年年底,美国ETF资产规模达到9930亿美元,ETF数量超过900只。

  对国内基金业的启示

  国内基金业虽仅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截至目前,基金产品数量已突破800只,管理的资产规模达2.5万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基金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细化的投资选择,也为基金业的发展带来活力。借鉴美国基金产品创新的经验,我们认为国内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产品创新与公司战略结合

  国内基金业十多年的发展为产品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基金公司在完善基本产品线的基础上,推出创新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的细化需求,提高投资者服务的差异化水平,从长远来看对提升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开发创新产品对人员、系统以及营销等方面的投入要求可能远高于推出一只常规的传统产品,因此,创新产品的推出理应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或更高的软实力(如公司品牌的提升)。

  以目前国内较流行的分级基金为例,我们对2010年以来国内新发分级基金的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基金无论从平均募集规模,还是从首发募集规模来看,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这就意味着基金公司并未有从创新基金发行中获得更多的管理费收入。我们认为,基金产品创新可以考虑在基金公司发展的战略框架下进行,不能简单地为了创新而创新,简单地复制创新,应充分发挥基金公司优势,在自己的优势或者擅长之处进行创新。

  2、产品创新与公司品牌建设结合

  由于国内分级基金发行历史较短,尚未看出有基金公司因分级基金的发行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效应,也没有分级基金成为某家基金公司的品牌产品。我们认为基金产品创新可以与基金公司品牌建设相结合,比如围绕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某一方面优势进行产品创新,甚至开发一系列体现基金公司这方面优势的产品,将这类产品打造成公司的一大品牌。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投入最少,效用最高;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说起来很抽象,真正操作起来还是简单的,投资者就像顾客,一旦需要配置特定资产就如需要进行某类商品消费,总是会最先想到那些品牌企业或者最擅长做这种产品的公司。如上面提到的坦普顿公司,不仅围绕全球概念开发了一系列基金产品,同时将全球平台、全球视野塑造成公司的一大品牌,60年未变;又如美国先锋集团将指数化投资打造成公司的一大品牌,投资者一旦需要进行指数化配置,自然会想到先锋基金。

  3、产品创新与营销结合

  伴随着基金产品的创新,市场成熟度以及投资者成熟度的提高是必然的。实际上,基金创新产品的推出在对市场各方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让投资者了解创新产品、如何将创新产品与投资者的需求相结合、如何将合适的创新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群体等,这就要求基金产品创新与基金产品营销相结合,除了通常大家认为的投资者教育之外,我们认为产品营销与产品创新相辅相成。

  好的创新产品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不止让专业的数学博士听得懂,更能让专业知识不那么精通的投资者了解、接受。因此,在一个创新产品成功开发面世后,基金公司需要更大的投入进行产品营销,营销的重点是如何能简单明了地将这个创新产品的风险收益匹配情况讲清楚,而不是告诉投资者这个产品能带来多么惊人的收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