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美博弈再次进入关键窗口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1: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张庭宾

  现在是中国经济避免在美债危机爆发前硬着陆的最后一次机会。

  中美博弈再次进入类似于2008年10月份的关键窗口,那一个月,中国央行狂购了65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美国财经金融体系强力输血;而对内的货币紧缩导致“世界工厂”休克症状全面显现。幸而中国政府果断做出了救市的决定,美国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的希望幻灭后,华尔街危机全面爆发。

  这一次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外储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货币政策继续紧缩,中国楼市、股市将雪崩,经济将在年底前硬着陆,届时热钱将大规模外逃,中国金融系统将遭遇危机。而如果中国略微放松货币政策,有保(股市、保障房和经济)有压(楼市泡沫、地方政府投资),以使经济软着陆,并以“全能管制投资型政府”转化为“有限责任服务型政府”为核心进行改革攻坚,则美国政府债务危机很可能先行爆发。

  值此关键时刻,美国最高决策者对此心知肚明,再一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玩起了“捉放曹”的游戏,又在对台军售上“老调重弹”。现在的悬念是,中国决策者是否意识到这一抉择的关键性,尽管他们已关注到中国经济濒临“硬着陆”危险。

  10月3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到浙江绍兴和温州调研,强调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这表明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9月24日,某媒体报道了2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为避债而“跑路”的新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甚至高达1角5,即年利率达180%。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借高利贷很容易把企业逼上绝路。

  这一报道印证了本人今年4月25日在《警惕中国步入“财富耗干型”危机通道》文中的预警: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中国央行继续紧缩货币,“假定中国不能实现根本性改革,而如果美国没有爆发破坏力超过日本大地震的大灾难,未来6~24个月,中国将遭遇一种财富(国民财富和企业资金)耗干型经济金融危机”。言犹在耳,仅仅5个月,中国民营产业经济的财富耗干型危机已经爆发。

  严峻局面何止于此!除了民营经济的资金链断裂外,股市也日益低迷,从去年11月至今年国庆前,上证指数已经由3186点跌到2359点,约1/4市值蒸发;楼市成交锐减,一线城市房价下跌,杭州绿城等房企已岌岌可危。

  最为危险的是,倘若民营经济破产潮、股市持续下跌和楼市大跌房企破产潮相互叠加,恶性循环,硬着陆之痛苦会比大多数人预想的更为严重。

  至此关键时刻,美国参议院再次祭出了中国操控低估人民币的惩罚案,美国政府再度商议对台军售,又一次开始了“捉放曹”的游戏。殊不知,如果中国中止对美商品出口,同时卖出美国国债,美国的国民消费和政府财政将遭遇无法承受的重创。它们却拿此来要挟,继续威逼利诱人民币升值,真是令人发笑。换言之,美国万不敢和中国打贸易战。更何况,美国真的对华商品征收“惩罚关税”,中国就对国内美资控股企业征收同等税率的惩罚,那就足以反威慑。而中国某些人士屡屡因此而退让。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美国在力促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同时,香港一年期NDF人民币汇率已经开始贬值,由9月初的1美元兑人民币6.25贬值到9月下旬的6.44。加上最近标准普尔、美银美林公开唱空中国,高盛秘密报告唱空中国,颇有指引热钱撤退的迹象。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进入难以逆转状态,上万亿美元的热钱大撤退,则中国将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

  不过,美国自身的政府债务危机非常严重,美国金融机构的隐形金融衍生品危机十分巨大,它们非常害怕通货膨胀和国债收益率提高,美元实际购买力贬值倾向仍然非常明显,将不得不实施量化宽松3.0。现在它们能希望的是,中国经济在QE3之前先行硬着陆,国际热钱大撤退,导致中国先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美国将涉险过关。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是中国继续紧缩货币。

  在全球金融衍生品泡沫、信用纸币泡沫和高消费工业文明泡沫三个周期同时破灭塌缩的大背景下,在世界各国实际处于货币、金融、经济的负和博弈中时,根本不存在“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逻辑。

  在这个问题上,连美国民众都觉醒了,他们再也不相信所谓“中国低估人民币抢走美国人饭碗”——试图将危机转嫁给中国的谎言,而是将矛头指向了华尔街的贪婪,认为这才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大量失业的根源。这些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群敢于占领华尔街,对于美国金融寡头利益集团说“不”。

  在中美博弈再次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中国并不缺乏博弈的各种筹码。未来三个月内,中国经济是否能避免硬着陆,不取决于其他任何人,只取决于自己。本人对此谨慎乐观。

  (作者系本报主笔,文章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决策风险自负,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