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货币政策期待“定向宽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3:35 来源: 济南时报

  

货币政策期待“定向宽松”
□本报记者 王颖军

  制图/邢念杰

  九月股市屡创新低,十月能否重拾升势?由于股市的本轮下跌伴随着货币政策的实质从紧,而近年来股市的走势与M2(广义货币)完全一致,股民、专家学者近期对于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达到了顶峰。一系列信息表明,货币政策正由原来的实质从紧转向“不紧不松”的稳定期,对中小企业的“定向宽松”已是势在必行。

  货币政策紧到头了

  “尽管长期以来央行都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稳健在不同时期却有不同的实质表现,有时是适度宽松,有时是适度从紧,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多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明显从紧的货币政策。”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告诉记者。

  由于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小企业层面的资金状况已经非常紧张,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温州已经出现不少中小企业老板因无法偿还高利贷“跑路”或自杀,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层多次调研。多位业内专家透露,近两个月,定向宽松的政策已经在国务院的会议上被一再提及,放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容忍度有望得到落实。唐永刚认为,央行已经意识到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下降的空间。“货币政策已经紧到头了。”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高级投资顾问孙卫平表示,此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9月份CPI预期为6%左右,算是一个相对拐点,货币政策应该不会再继续从紧,会进入“不紧不松”的稳定状态,判断CPI拐点一般有一个月的观察期,年内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动作了。

  美元强无关人民币

  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美元走强,是不是人民币就会由升值转为贬值,进而带来货币政策的变化?

  国泰君安策略研究员谢彤告诉记者:“美元走强与欧元、日元有关,因为欧元区频繁出现债务危机,避险资金推高美元,美元指数已经接近80,但美元指数走高和人民币没有关系,在美国的压力下,人民币对美元仍然在升值。”他认为,预测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还要看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胀很大程度上是输入性的,将来美国不搞量化宽松了,我国才可能从目前的“不紧不松”转向“宽松”。

  孙卫平分析,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大量热钱进入中国,央行因此轻易不会使用加息工具。前期加息主要是因为通胀压力大、负利率过高,如果通胀拐点明确,加息通道可能转入降息通道。

  股市下跌有望刹车

  “作为一个老股民,眼看着周围很多老股民已经完全退出股市,心里很不是滋味。眼下的情况很像2005年沪指跌到1000点附近时,可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吧。”职业投资人李忠田说,十一假期他一直在关注政策面,温总理就温州中小企业高利贷危机表态让他看到了股市的希望,“这是一个利好,以前政府也强调银行信贷要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银行考虑风险不敢借贷,而且想借也没有足够的贷款额度,估计马上就会出台定向宽松的具体政策。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成为股市的风向标。”“继续向下跌破前期低点2319点的可能性不大。”老李认为,九月份股市的下跌有些情绪化,中国水电等经“特批”上市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股市不是缺钱吗?我们都不玩了。其实,场外资金非常充裕,只是缺少一个上涨的契机”。

  谢彤认为,除了货币政策的原因,融资、再融资的“涸泽而渔”给股市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10月底股市可能迎来证券监管的“政策底”。比如在一定时间段内停发或者缓发新股,401K进入,社会游资以转融通的方式进入等,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股市。

  理财可考虑中长期

  记者在银行网点采访时注意到,目前各家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由原来的以短期为主转为长期、中期、短期“混搭”。如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正在发行的6个月-1年期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6%。

  孙卫平告诉记者,货币政策要在防通胀、保增长中寻求平衡点,从这个角度分析,在通胀出现拐点时,为保经济增长,央行也不会再加息,市民可以改变原来的单纯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方式,转而关注中长期理财产品。

  他介绍,如果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本身只是利用节日休市的间隙购买了短期理财产品,在节后,如果对于证券市场仍不乐观,也可以继续关注短期理财产品,获取一定的收益。但如果本身就是计划在银行市场做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要想获得稳健的收益,宜选择一些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从长期来看,会比频繁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好。如果总是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购买、赎回的过程也是存在时间成本的。

  存款利率或市场化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央行对加息慎之又慎,但由于长期严重的负利率,老百姓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我国的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和贴现利率都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投资于这些方向的理财产品可以实现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收益。”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但目前来看,较长时期的负利率已导致储户存款流失,银行机构不得不依靠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来弥补资金运行上的不足。这种状况的出现,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契机。预计央行今明年可能推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并开始尝试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步退出;五年内有望实现全面的利率自由化,这无疑将有利于促进货币政策从依靠“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变,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关键的一步。

  谢彤、孙卫平等业内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发展方向,但实现的过程会比较曲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