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可或缺的百分之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7:01 来源: 经济日报

  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2010年上海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区区0.68%,尚且不到1%,上海的农业是否可有可无,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不到1%,却是100%的重要!即使不到1%,依然要作出大文章!”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孙雷一锤定音。这正是上海给出的答案。

  上海是特大型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靠什么来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随着大市场、大流通体系的建立,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可以依靠其他省市供应。

  “但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一定要有一部分自给自足。”孙雷介绍,上海必须确保2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绿叶蔬菜、鲜奶等鲜活度高的产品必须主要依靠本市;考虑到突发疫情或其他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从保障城市安全角度,必须确保本地农产品占有一定保有量;再者,确保本地产农产品保有量,对保障淡季和重要节日供应、调节特定时段市场供求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人多地少,如何做好328万亩基本农田的文章,发展出上海特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面对这道难题,孙雷说,上海的思路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兼顾生态的同时,向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效率、要收益。

  “银龙蔬菜、皇母蟠桃、多利升西瓜、鱼可玛翡翠斑鱼……”金山区是上海的农业大区,说起区内的特色农产品,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如数家珍,“银龙”、“皇母”、“多利升”等是它们响亮的品牌。扣住品牌发展农业是金山区的一条清晰思路。“统一种源、统一种植、统一包装、统一品牌,我们要整合资源,从金山区的层面支持每个大的农产品品类培育一个知名品牌。”

  “相对于粗放型的农业,未来的农业要精致化发展。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发展精致农业,以此推动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张亚军表示。

  金山区只是个缩影。截止到2010年底,上海已有名牌农产品45个,上海著名商标4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

  农业品牌化推动了农业标准化,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安全水平。更重要的是,农产品品牌化促使原本简单的田间种植,与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对接贯通,形成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银龙蔬菜”是上海的名牌产品,上海金山银龙蔬菜加工厂是以蔬菜生产、加工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企业通过自身的5800亩出口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区及周边区县生产基地面积2.1万亩,带动了全区农民5000人实现就业。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推动了上海城郊农业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精致化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此同时,科技也为土地、水资源有限的上海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养鱼不在池塘里,而是在充满高科技设备的不锈钢水池中,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养鱼用水可循环使用几十年,鱼只喂大豆、花生做的有机饲料,每天喂养的量由电脑计算,鱼的排泄物经过收集处理再用来养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养鱼也可以如此有技术含量。

  上海金山区就“藏”着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上海秦皇山渔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用这种方式养出的“鱼可玛”翡翠斑鱼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健康美味,每斤的售价可达70多元。“我们工厂化的养殖方式省水省地且效益高,用不到40亩地,创造了相当于3万亩的产值。科技农业是农业的未来!”秦皇山渔业的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上海市农委科技处处长余立云介绍,上海这些年一方面注重培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通过研发平台建设,资源共享,促进了相关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上海建立了区域特色农产品研发机构,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此外,上海还建设了多处农业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上海农业所占比重虽然“微不足道”,但围绕上海这个大市场,立足自身优势,即使只有1%,依然可以“精彩无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