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1 00:04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周海滨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当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响之后,远在美国的孙中山浑然不知情,他正在为屡败屡战的国内革命点点星火演讲筹款。10月12日的站点是丹佛市,这一天他还没来得及办理布朗宫殿酒店328房间的入住手续。
当地报纸一则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让他既高兴又意外。
这个并没有受到他遥控指挥和经济资助的起义,让他并不急于回国。而此刻,国内正需要他这样一位职业革命家和领袖人物的振臂一呼和凝聚人心。孙中山自1885年中法战败那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历经九次重大起义失败,他本拟立即回国,“亲与革命之战,以快生平”,但是,他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后认为“先从外交方面致力”,然后才回国。
此后,孙中山分别致函美国国务卿诺克斯,并想以公开身份访问日本,均未获寸功。11月2日,孙中山离开美国访问英国、法国,同时向四国银行团筹款,也未有斩获。此时,国内南北议和已开,盼归呼声日隆,而他筹款失败,再无理由滞留国外了。
11月24日,孙中山从马赛启程回国,12月21日抵达香港,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从广州去迎接,胡汉民劝其在广东整兵再行北伐之事。孙中山不以为然,决定北上上海,以早日建立革命政府。
缺钱的革命
“革命派首领们进行军事的和政治的斗争的主要问题是款项问题”
此时的上海,对孙中山的到来一片期盼,“革命家之泰斗”、“中国之福星”、“中国之救世主”来了。
民众对这位革命家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当时上海盛传:孙中山携有巨款回国,革命军饷问题迎刃而解了。实际上,直至孙中山去世,军饷的捉襟见肘和政府经费的难以为继都无时无刻不困扰着这位革命领袖。
孙中山甫抵上海,中外报馆的记者纷纷询问巨款数目。
他沉思片刻,说:“余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10点,孙中山乘专车离开上海赴任,专车经过苏州时,“共和万岁”之声雷动。
就在孙中山赴南京的前夕,他向来寓所拜访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说:“你能给我借上500万元吗?我明天要到南京就任大总统了,但却身无分文。”
宫崎寅藏很为难:“我又不是魔术师,一个晚上去哪里弄这么多钱。”
“明天没有钱也关系不大。但你如果不保证在一周之内给我借到500万元,我当了总统也只好逃走。”若干年后,宫崎寅藏依然记得孙中山的无奈。
三个月后,孙中山一语成谶。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筹建政府过程中,财政总长人选原为著名实业家张謇。不料,这位精明的理财专家婉拒,并替临时政府财政作了下预算,估计每年财政缺口8000万两。
最后,财政总长改任陈锦涛,一位耶鲁大学博士,与西方财经界有着友好关系的前清货币改革主持者,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称赞其为“现代中国人中最有财政知识的人”。
在各省自顾不暇难以对中央施援手的形势下,南京临时政府靠借款度日,陈锦涛也是无计可施。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看到,南京城里“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骚动的士兵,叫嚷发放欠饷”。
时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的胡汉民曾回忆,一次安徽军情告急索粮饷,孙中山批拨20万元,胡汉民持手批去财政部,发现国库只有银元10枚。
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下诏退位。第二天,孙中山即向参议院送上辞职书,结束了他45天的临时大总统任期。而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内,财政赤字达163万元。一些在南京的英国人认为:“革命派首领们进行军事的和政治的斗争的主要问题是款项问题……由于缺乏现款,无论在这个首都或各省,使他们在内政方面的改组不能获得任何进展。”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海鹏认为:“财政匮乏成为南京临时政府迅速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钱的日子总是困扰着孙中山,从流亡海外向华侨向浪人向洋人募款到创设民国向外国外资外行借款,或图回报或被搪塞或被欺瞒,孙中山一直靠革命意志坚持了下来。日后,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告诫国人:“在我计划,以获利为第一原则,故凡所规划皆当严守之。”
孙中山早就想一实现共和就通过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实业来缓解中国孱弱的经济,继而“获利”,以缓解财政压力。南京临时政府特设实业部,受大总统管辖,并要求各省迅速成立实业司,同时鼓励民间兴办各种实业团体。南京的中华民国实业协会、上海的中华工学会、中华民国商学会、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相继成立。
实业部制定商业注册章程,颁行全国,鼓励各类商业公司自由注册营业。在此基础上,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各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如煤矿、铁路、航运、机械制造及各类工厂、公司。
虽然南京临时政府苦心经营,但是兴办实业并非一日之功,北洋政府执政时期,实业部被取消,分拆为农林、工商两部。
但是,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梦想并没有停止。
急切的实业计划
“以实业与商务重建我们的国家”
拥有海外背景的孙中山对大机器工业的力量感同身受,有着强烈而急切的好感。
而还在前清时的1894年,这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表现,让时年29岁的孙中山既屈辱又震惊,他作《上李傅相书》提出:“欧美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货能畅其流。”随后,他求见李鸿章被拒,转念革命。
18年后的1912年,孙中山还没来得及借重实业部开始一番规划,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但是他仍充满自信地认为:“在我们面前,尚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完成,使中国能以强国的身份与列强并驾齐驱。”因此,孙中山很快致力于比政治紧要的“民生主义”实业事业。
他的实业目标就在那里:工厂遍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高楼林立、火车轮船穿梭于原野江海。
这是一幅动人的景象。
革命家孙中山兴奋不已,以前当临时大总统太忙了,如今辞职,他自请出任铁路督办,要为修建十万英里的铁路身体力行。
在让位袁世凯后的第三天,孙中山开始了大规模的全国巡回演讲,宣传他伟大的建设计划。他奔走10余省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工厂、港口还是铁路线,都留下了他调查访问和视察参观的足迹。
这个长期流亡海外,被人称为“夏威夷华人”的革命元勋,从来没有如此靠近他的祖国和民众。在大江南北,他演说“以实业与商务重建我们的国家”,令国人心潮澎湃。
在武昌,面对露天会场的人潮,孙中山看着不远处的滚滚长江,提出修建长江大桥和挖掘长江隧道的设想,并提出要在长江上游修建一座世界最大最高的水坝。
话音一落,“大总统万岁”的欢呼声响彻武昌城。
习以为常的欢呼声不足以引起孙中山的兴奋。他最在乎的是在中国土地上修建铁路的设想。袁世凯给予的“全国铁路督办”空衔,他之所以欣然接受,是因为他想以10年之期,修建10万~20万英里铁路。他查阅铁路工程资料,拟设建设机构,考察既有铁路沿线,并亲绘铁路建设草图。
然而,铁路建设的梦想还未及施展,就被政治的旋涡冲得七零八落。
庞大的十年计划
“无矿业则机器无从成立,如无机器则近代工业亦无发达”
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遁走日本。此后与宋庆龄结婚,发动护法运动和护法战争,继而南北军阀相继背离,孙中山深受打击。1918年5月4日,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孑然一身离粤转沪。
6年辗转,孙中山又回到了起点:“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他一度陷入了极度的彷徨、苦闷之中。显然,铁路计划无从实施,他本人尚立足未稳,又何以安下一根根牢固的枕木呢。
在上海的两年半时间里,孙中山一方面与粤、闽、川等地国民党人函电往来,一方面反思过去、规划未来。
1921年,55岁的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在广州再立政权。10月10日,《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付梓。
其实,《实业计划》早在1919 年2月就已经完稿,最初用英文写就,发表在1919年6月号《远东时报》上,后由朱执信、廖仲恺、马君武、林云陔等译成中文。
1922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建国方略》,系《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书的合称,它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关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想。
其中,《实业计划》共包括六大计划,主要目标是在10年到20年内,修建相当于纽约港那样具有世界水平的三大海港(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和许多商埠,修建长达10万英里的五大铁路系统,把沿海、腹地和边疆联成一片,并修建全国公路网,来促进商业繁荣,开导和整修运河和各地内河航道。
由于“无矿业则机器无从成立,如无机器则近代工业……亦无发达”,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生产钢铁、石油、机械制造、水泥等各种“工业之粮”成为当世之急。孙中山尤为重视钢铁工业,他指出,“今日之钢铁世界,欲立国于地球之上,非讲求制造不可”,在全国钢铁储量较丰富的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开办工厂,对于已建厂的河北、山西、湖北、辽宁等地钢铁工业加大投资。
这些还不是这个庞大计划的全部。
对于农业,《实业计划》要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移民垦荒,建设边疆。在此基础上,发展轻工业,使粮、棉、油、纺织、日用品、印刷、蚕丝、茶等的加工制造业,做到在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外销出口。
《实业计划》的主体部分是建设10万英里铁路、100万英里碎石路和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港口等10个大的项目。他对三大港口的选址不惜笔墨,其中南方大港可选定在广州,东方大港可选杭州湾或改造上海黄浦江港,北方大港选址在天津塘沽以东滦河口附近。
勇敢者的梦想
“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
在这一事无巨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计划中,孙中山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宏伟计划的背后是巨额的资金需求和庞大的专业人才缺口。
此时的中国显然既无资本又无人才。但是他认为有办法,那就是眼光往外看。
“我无资本,可利用外资,我无人才,可利用外国人才,我无良好办法,可利用外国人办法”,孙中山将希望寄托在国外,提出“借外债以兴实业,而苦无资本,则不能不借外债”,“借外债以营不生产之事则有害,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则有利”。
兴办实业的另外一个自信在于,今非往昔了。“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则不能,今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所以,他曾声明将以民国国民的身份,在未来的“十年内不问政治”,专门从事社会实业建设活动。
显然,孙中山的议程设置是10年。“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
利用外资发展中国实业为当时所需。但是在晚清,外国资本名为投资实为掠夺,它们频频强迫清政府接受铁路投资计划,将势力范围渗透到铁路的尽头。孙中山说,应改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主义,外资必须操之在我,不可授之于外国人,反对外资借投资之名提出损害中国国家权益的附加条件,也就是“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吸引外资原则既立,下一步就是如何吸纳了。
外资所有者与中国企业联合,共同开发中国实业。外国人提供机器,并且负担外国专家们在华的一切支出;中国人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共赢。这一合资设想与改革开放初期倡导的“中外合作企业”多少有些类似。
孙中山游历各国,“机器”对他的诱惑是巨大的,所以他希望外国投资者提供机器,继而使国人学习工业国家的先进科技。
在民国初期,虽然国人对共和趋之若鹜,但是对机器生产仍然几近一无所知。手工生产的中国,与早已实现工业革命的欧美相比,徒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孙中山深知,中国正需机器,来耕作广袤的农地,开采丰富的矿产,建设无数的工厂和扩建交通运输网络,因而“欲兴中国之实业,非致数十万万匹马力之机器不可”。
但是,工业国家的机器生产非一日之功,“经济先进之国,以百数十年之心思劳力而始得之”,作为经济困顿的后进国家,中国“以借外资而立致之”,“遂成富国,如美国、英国是也”。所以,现在想要谋求富国足民之路,除了外资没有别的途径了。
他主张利用外资兴建的企业应为国家所有,“十年以后,则外资可以陆续偿还,人才可以陆续成就,则我可以独立经营矣!”
也许是来自游历欧美国家的观感,孙中山注意避免劳资矛盾激化,引发产业工人的罢工、游行等行为,“故在吾之国际发展计划中,提议以工业发展所生之利益,其一须摊还借用外资之利息,二为增加工人之工资,三为改良推广机器之生产,除此数种外,其余利益须留存以为节省各种物品及公用事业之价值。如此,人民将一律享受近代文明之乐矣……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有一次讲三民主义时说:“兄弟著了一本书,叫《实业计划》。这本书的主张,是借用外资从事生利的事业。像开辟市场、兴办工厂、建筑铁路、修治运河、开发矿业。那些大生利的事业,都归公有,把各种新事业的利益都归于公家。”
恰如《实业计划》的英文版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国际共同开发中国经济计划”)所显现,孙中山一心希望通过振兴实业,用机器大工业,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来发展农、工、矿、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让中国实业层级提升,中国人的生活改善,达到“共同的繁荣昌盛”。
孙中山认为,“国际共同开发”,将会使中国成为工业国剩余资本的投资地。在外资刺激下,中国实业发展将有助于避免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改变长期处于外国商品倾销之地的现状,最终成为在国际市场进行平等商业竞争的国家。由于外国资本深度投资中国,一方面发展了中国经济,另一方面避免了中国卷入贸易战。
他从—个政治家的高度,提出发展的目的在于和平。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矿产丰富、农业雄厚,但是不能独立发展,因而要与世界各国互相提携,共同开发;如今却成为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俎上肉”,“不只是中国之耻,也是世界各国之忧虑”。
但是此后,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由泛起到迅速膨胀,“国际共同开发”并无实施的可能,利用外资也成为泡影。
由于中国缺乏资本、人才和方法,孙中山寄希望于利用西方原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力、机器,转移到中国发展实业。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孙中山的雄心壮志在中国却是行不通的,欧美列强非但没有施以援手,还向当时的北京政府示好,而中国内部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人人自危,根本无暇发展工业。即便孙中山“再造共和”成功,《实业计划》实现也非十年之功。
但孙中山的勇气尤为可嘉。自中国近代开端,贫穷、落后、愚昧、软弱成为中国的标签,而官僚阶层和知识群体在寻求救国之路上屡受重创,曾国藩的儒家救世,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等均以失败告终,崇尚革命的孙中山,较之改良、新政和立宪等派人物打了个大胜仗,也希望通过“国际共同开发”取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等来探索一条救国富民的蹊径。
之所以用英文写作《实业计划》,其实是孙中山先生向国际社会“喊话”,但是无人响应。于是,他将希望转投国内,希望国人致力于“物质建设”。
“现在各国通商,吾人正宜顺此潮流,行开放门户政策,以振兴工商。”虽然《实业计划》并不讨好,但是未来的事实证明,孙中山反对闭关自守,力主开放的视野符合历史的潮流。
《实业计划》的悲剧在于其生不逢时。袁世凯时代的北京政府维持着全国统一局面,在拟定经济法规、劝奖实业方面曾有些许建树,袁世凯“登基”后全国分崩离析,各派政治力量竞相角逐,“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实业大旗虽为中国所急需,但是政府无心、民众无意。
时代的悲歌
抗日战争完全打乱了部署,中国的建设计划无疾而终。
《实业计划》甫一发表,知识阶层交口称赞,国人争相了解计划的详情。但是怎么实施,却一直无人问津。
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看来,这一点都不意外:“《实业计划》主要是基于一种空想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后来许多人说,这个港那个路,都在孙中山规划中,那是不对的,与他当年的构想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对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不必估计过高,只能说是孙中山和他一些朋友的看法就行了。”
《实业计划》的实施一拖十年,先行者的心血几乎变成空话。除了时人无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来完成之外,与计划中无具体实施方案、指标过高、可操作性不足有关。
孙中山也并不是想扮演实业规划师的角色。在《实业计划》自序中就开宗明义:“此书为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而已,至于实施之详细计划,必当再经一度专门名家之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所以,他主张计划的落实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调研,不能囿于自己的权威而盲目执行。
孙中山没有想到,还没等到专业人士的详细规划,他就遭遇美国商务部长雷飞尔的拒绝:“阁下所提计划如此复杂,如此普遍,即令将其详细之点规划完竣亦须数年。阁下亦明知书中一小部分尚须数十万,而其中多数在初期若干年间,不能偿其所投利息与经费。是故必要之债,所需利息如何清付,实为需解决之问题。以中华民国之收入,负担现在国债利息太重,难得有新增之息必能清付。”
拖至1930年代,实业计划在目标几无实现后又被重提。1931年,一大批中国工程师自发组成“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总理实业计划实施委员会”,内分13个组,以有关民生、国防等急要建设为研究的总目标。他们计划先准备一个五年计划,在国内人才允许的范围内,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详细办法。
但随后爆发的抗日战争完全打乱了部署,中国的建设计划无疾而终。直至1940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展开专题讨论,订出六条执行办法,其一为“以总理建国方略中之实业计划为中心,参照其他各先进国家之经济建设之方法与经验,并顾及现在环境之特征,拟具整个实业计划之细密计划”。
在这次专题讨论结束后,“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正式成立,由陈立夫任会长,十几个工程专门学会正副会长皆为委员,另外,还邀请一批专家,分别组成十几个专门小组。自1941年3月研究会开始进行工作,由各工程学会出50人,以及工程专家86人,农林专家24人,职员15人组成,分成55个项目进行研究,经一年半时间,提出一份研究报告、这份计划从17个方面提出10年至20年内所应达到的目标,例如10年内应建铁路2万公里,炼铁900万吨,产煤50万千吨,机床15万部,飞机1.2万架,培养人才250万人等等。1943年,报告在内部印发。
此后由于国共内战,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该计划无从实施。
告别“实业”
在2010年版的《辞海》里,“实业”已经退出了条目。
民国初建,中国的实业与科技的状况十分薄弱。1919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还没有1864年多,中国土地上仅筑成铁路一万余公里。
从1914年到1920年代初,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由于西方国家陷入“一战”,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大大减少,民族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陡然扩大,商品价格上扬,又使工业的利润大增,刺激了各界的竞相投资。这个原本被洋货充斥的市场给民族工业腾出了消费空间。如中国棉纺织业的进口机械,1920年耗资690万两白银,1921年猛增到2670万两白银。
据估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工人总数27万人。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工人总数56万人。从1914年到1920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3.8%,其中轻工业如面粉、卷烟的年增长率超过20%。
但是由于工业强国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和扩张、国内外政治环境的混乱、资金的匮乏、内需的不足、技术的落后和管理的低下等原因,实业成长速度仍然缓慢。
孙中山最为看重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更不容乐观,因为铁路建造和轮船航运均需要巨额的投资,而外国在华投资商受到“一战”影响,货物和旅客增量不足以刺激铁路投资。1912年到1926年,铁路共通车3723公里,年平均通车里程不足250公里,只有东北铁路进展迅速,建成1000多公里。
虽然铁路进展缓慢,但是正如孙中山所预期的那样,铁路成为北京政府财政的支柱之一和交通系官僚资本的摇钱树。据统计,1921年,铁路的盈余高达4000余万元,而北京政府一年的总收入不过4亿多元。
中国实业在有些许发展之后,民族资本家正欲扩大投资、新办工厂之际,大寒冬轰然而至,即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有媒体评价说:“因欧战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旋涡者,乃时有所闻,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而早自1922年起,中国的实业发展就从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入缓进乃至停滞发展时期。
此后中国的实业经济发展一路荆棘、时断时续,到1980年代才峰回路转。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中国每年新增消费需求相当于整个韩国的产值,但是中国国内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仅为36%,不仅在世界同等收入国家中的比重最低,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中也是最低的。
“世界第二”,或许,孙中山没有想到。而国内消费占比之低,恐怕更是他所没想到。
翻阅1915年始撰的《辞海》,“实业”一词赫然在列,意为:“农工商等经济事业总称。”时光辗转近百年。在2010年版的《辞海》里,“实业”已经退出了条目。
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开始了。
[本文参考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台北京北书局1967年版;申报主编《最近之五十年》(杨铨:《五十年来中国之工业》),申报馆1923年版;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孙中山著《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版;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实业计划》
英文版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即“国际共同开发中国经济计划”。全文共六篇,前四个计划全关系到交通运输。
第一计划:开发北部资源,以北方大港为中心,造西北铁路系统;第二计划:开发中部资源,以东方大港为中心,整治长江水道;第三计划:开发南部资源,以南方大港(广州)为中心,造西南铁路系统;第四计划:铁路建设计划,造中央、东南、东北、扩张西北、高原等五大铁路系统;第五计划:生活之物质原件工业;第六计划:矿业。
国父梦想今成真
中山先生念念不忘的大港、大工业、铁路大动脉,在共和国时代已基本实现,他倡导的安居计划和鼓励民营,也正被坚定实施。
周海滨
在民国初期,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早在1870 年代,上海港便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上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
但是,孙中山认为,上海现在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商港,但是长此不变不足以适应将来世界商港的竞争。于是,他综合外国商人发起在上海建设世界级商港运动的诉求,提出如果在上海港原址改造需要“费去洋银一万万元以上”。同时,上海作为东方世界级的大港并不是理想的位置,“此种商港最良之位置,当在杭州湾。”
孙中山的顾虑不无道理,“扬子江之沙泥,每年填塞上海通路,迅速异常”,未来必是“僵死之港”,因而,上海港必须要解决泥沙问题才能谈得上成为世界商港。孙中山决定未雨绸缪,在杭州湾建设东方大港,上海港作为辅港。
此后的事实表明,由于港口维护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海港的命运并没有被改变。1930年代,上海港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创下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港口世界纪录。
2004 年,上海港开始股份制改造并剥离上海港公安局、上海港医院、上海港引航管理站等非经营性资产重组,引入招商局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诞生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港集团”)。
2006年10月,上港集团(600018.SH)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装箱后上市,成为我国港口业第一家整体上市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港口集团。当年,上海港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港。
即便在国外,大型港口上市并不多,上港集团被称为国企整体上市的典范,2010年,上港集团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5.5%;利润总额79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44.1%。
“必须谋及全中国之居室”
同样是在上海。
孙中山或是最早提出开发浦东的倡导者,他建议在浦东开发房地产:“创造市宅中心于浦东,又沿新开河左岸建一新黄埔滩,以增加其由此计划圈入上海之新地之价值。”他的用意很明显,这是给上海港这个“垂死之港”新造出有价值的土地,延续发展潜力。
同时,实业计划也涉及住房等民生问题,规划“每年建屋一百万间”,“为人民预备廉价居室”。城市每家都要用上煤气、电灯,“无论城乡各家,皆宜有电话”。
“中国四万万人中,贫者仍居茅屋陋室,北方有居土穴者。而中国上等社会之居室,乃有类于庙宇。”孙中山非常担忧在住宅方面出现贫富分化,所以“为居室工业计划,必须谋及全中国之居室”。
在孙中山看来,住宅是文明的象征之一,民众由住房里得到的幸福感,比起吃饭穿衣要多得多。他深信,所有的工业生产中几乎超半数都是围绕着住房做配套供应的。因而房地产业其实是《实业计划》中最大的产业,也被认为是最有利益的产业之一。但是孙中山的目的不是大赚购房者的财富,而是“为人民预备廉价居室”,特别是那些商业城市、重要港口城市的房子,“今需万元者,可以千元以下得之”。为了保证房地产开发商还有利可图,他计划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分配、家具的配备环节降低成本。
住房计划并没有把农村户籍人口撇除在外,当时还没有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所以孙中山的筹划中有城市必有农村,并无偏颇。因而,中国的住房需求是4亿人,即当时的总人口概数。在未来50年,他认为每年要新增居室5000万套,每年盖房子100万间,这样才能满足所需。
他把在城市中建设的房屋分为两类,一是一家同居室,二是多家同居室。前者分为八房间、十房间、十二房间;后者分为十家、百家、千家同居,每家有四房间至六房间。乡村的住房,要考虑农民的生产需要,要附建谷仓等。
“一切的居室设计,皆务使居人得其安适。”所以,中国所有的居室都需要改造,包括一切的家具都要用新式家具,食堂、书房、客厅、卧室、厨房、浴室所用的用具都需要制造,这又是个巨大的产业。
同时,家庭用水、电灯、燃气、电话都需要配备。当时,除了通商口岸的城市之外,中国的城市都没有自来水,即便是通商口岸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许多大城市都是饮用河水、江水,而江河又是污水的排放处,饮用水其实非常不卫生。所以,设立“供给自来水之工场”成为当然而急切的选择。
孙中山还要建设“制造机器发光工场”,来为大城市供电;“设立制造电话器具工场”,让城乡居民家家有电话;“设立电工场、煤气工场、蒸汽工场”为城市供暖,因为中国的乡村每年耗费十分之一的人工去采柴,而城市居民要花去生活费的十分之二买柴。他建议在农村以煤炭代替木草,城市用煤气或电力。
“自杀的税制应即废除”
在实业开发的途径上,孙中山“兵分两路”,公私并重,即个人企业和国家经营。“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意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他主张为私营企业发展让路,“今欲利便个人企业之发达于中国,则从来所行之自杀的税制应即废除”,各级各种官僚的吃拿卡要等行为也要破除禁止。
在时下中国,企业结构已从单纯公有制改造为国有、公私共有和纯粹私有的多种经济混合制。
庞大的计划,在10年之内完成,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孙中山1912年武昌演讲时发出的连接武汉三镇构想,10年之后依然出现在《实业计划》里,即将武昌、汉口、汉阳连成一个城市,在汉水入江口建长江大桥或修隧道。直至1957年,在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才建成大桥。
武昌演讲里提出在长江上游建坝蓄水主张同样出现在《实业计划》里,这是与整治内河商埠联系在一起的,“此宜昌以上通过江源一带河流,两岸岩石束江,既窄且深……急流之滩石,沿江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于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孙中山没有意识到,三峡大坝工程的难度之高,也没有想到下游移民尚需大量的费用。他更没有想到,一个区区大坝工程要延至1994年12月14日才修建,并在近12年后的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而主体建筑物工程和导流工程总投资达954.6亿元人民币。
他整治河流的设想着眼点在于发展内河航运,使铁路、公路、内河、港口成为贯通一气的交通网络,以达到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激活经济发展的物流脉络。
已实现的钢铁大动脉
在孙中山看来,发展实业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而建设铁路是发展实业的首位。
孙中山10万英里铁路规划为六大系统,分别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共有106条线路,总长77850英里(约48300公里)组成。
通过“东北”、“东南”、“西北”、高原等铁路系统,分布于东、南、西、北四角为横向辐射布局,并与邻国铁路接轨,从而形成一个内连全国、外通全球的流通网络。
以西北铁路系统、高原和西南铁路计划为例,它们涵盖中国西部地区,由此也可管窥铁路计划的庞大和繁琐。
西北铁路系统始于北方大港,经过蒙古,抵达新疆,支线抵达伊犁、喀什及和田,内有环塔里木盆地铁路。
在《实业计划》中,今日的蒙古国和原唐努乌梁海地区尚在规划版图内,所以西南铁路系统几乎一半铁路轨道铺设在蒙古境内。现在,蒙古的铁路建设已成为其主权事务。
如今,北京至伊犁、喀什已经铺设铁路。而长488.27公里的喀什至和田铁路也于2011年6月28日通车。
兰新线通向哈萨克斯坦,丹东连接朝鲜,满洲里、绥芬河和俄罗斯相通。兰新铁路自甘肃省兰州市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是新疆通往内地的唯一铁路运输干线,是陇海铁路向西的延长线。兰新铁路建于1952—1962年,所经“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兰新复线于1992年9月16日正式开工,1994年9月16日全线铺通。1995年6月30日,兰新复线正式投入运营。
集二线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集宁南站至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通达蒙古,是连接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干线。1953年5月开工,1955年建成。
在西北铁路计划实施中,孙中山借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经验,要同步向蒙古和新疆地区移民,由国家提供房子、资本、种子和用具给移民,移民可以现款或分期偿还。孙中山计划在10年之内,从“人满之省”向西北移民1000万人。其中,部队可裁兵100万人充实移民队伍。
西南铁路系统提议从南方大港广州为起点,建设广州重庆线,经由湖南、贵州;广州成都线,经由桂林、泸州;广州云南大理腾越线,至缅甸边界为止;广州思茅线;广州钦州线,至安南东兴为止。
高原铁路系统则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设想。这一系统包括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车里线、拉萨提郎宗线、拉萨亚东线等16条线路。这是孙中山铁路计划最后一部分,“其工程极为繁杂、其费用亦甚巨大,而比之比较其它在中国之一切铁路事业,其报酬亦为至微”。所以,孙中山建议,当其他部分的铁路建设目标没有完成前,这部分铁路不要修建。
实际上,即便资金充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一全长1.1万英里的高原铁路系统,也是不可能建成的。
不过如今,孙中山的设想已部分转为现实,经西宁的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8月建成通车。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之所以耗时长久,与沿途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有关,其工程之艰巨,远超其他铁路。
目前,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青藏铁路建成以后还将以拉萨火车站为中心向外辐射,兴建3条客货两运的支线。这3条铁路分别是:拉萨至林芝(即拉林铁路)、拉萨至日喀则(即拉日铁路)、日喀则至亚东(即日亚铁路),建成后青藏铁路将和这3条支线形成一个大大的Y字形,总长度将达到2000多公里。
在《实业计划》问世的100年后的2020年,这3条铁路将完工,孙中山的高原铁路梦想又实现了一部分,但这也只是其庞大网络的一部分而已。
孙中山规划的铁路多以港口为会合点。这些铁路的起点站多设在北方的天津,东方的上海,南方的广州,形成枢纽站;其余如丹东、大连、葫芦岛、秦皇岛、烟台、青岛、石臼港、连云港、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三亚市等。再由三大港,东向太平洋,通过海洋与世界相通,并直贯东西,旁及南北,面向北、西、南三面,通过陆路与亚欧非各国相连。不过,与南京周边如织的铁路网络相比,孙中山只规划了一条西去的铁路经过北平,而现在,北京则处于全国铁路交通的轴心地位。首都的政治优势,让一个城市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南京逐渐边缘化,成为二级城市。
孙中山以铁路联络海港,并与河运、公路配套,通过“铁水联运”,实现商品的南北东西转运和外贸运输,具有战略眼光。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轨迹中。
(本期封面系根据网络图片截取。因无法查到作者,请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寄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