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严审批转向严监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1:4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昨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其“视点”版面,以《个别社会组织如此非法敛财》为题,揭露了一些社会组织打着官方旗号招摇撞骗、敲诈勒索、违规收费的现象。透过这篇报道,一些社会组织身披“官衣”招摇撞骗的丑陋行径一览无余。

  巧合的是,新华社同日发出电稿,以《奖牌奖杯“满天飞”的背后——透视社团组织敛财乱象》为题,对一些社会组织疯狂敛财背后的花招,一一做了揭露。这些机构的生存之道,清晰地展示在社会面前。

  如果仅仅读这两篇报道,或会得出一个印象,即当下的一些社会组织很乱,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NGO(非政府组织)的整顿治理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但是很明显,仅凭如此单向观察,难免失之片面,不能够真正看清楚当下社会组织的真实生存状态。

  事实上,社会组织近年来虽然数量在激增,但多数仍游走于灰色地带,没有“合法”身份,诸多NGO的成立仍然举步维艰。同时,对于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那些披着“官衣”的社会组织来说,疏于监管是比较普遍的事情,这使得其有机会非法敛财。唯有从上述这两个维度来观察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状况,才能看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图景。

  众所周知,社会组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市场失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近年来,高层一再主张要创新社会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在政府职能之外,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实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

  单从数据来看,社会组织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4.6万个,比上年增长3.5%。不过,由于目前社团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登记“门槛”过高,大量社会需要的社会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没法登记,游离于依法管理之外。许多社会组织的发展,依然处于某种窘境当中。

  历史地看,社会组织近些年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一方面,从具有政府背景的NGO走向完全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这一历程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在社会重心日益下移之后,通过“自下而上”这一途径也“生长”出了不少社会组织,不过,它们的命运相对艰难,不少组织甚至至今未能正名。

  坦率地说,从这两条途径延伸出来的社会组织,其表现出的问题大不一样。前者,往往是监管不足,漏洞不容忽视;后者,却更多表现为发育不足,成长空间相对狭窄——这里边也存在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过往的社会公共事务,乃是由政府全盘治理,有些人对于NGO“分担”社会公共事务多少存有戒心。当然,类似已被媒体曝光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通过冒充协会在内地敛财之举,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对于当下社会组织的整体生存状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有助于在认识层面纠正一些误解,在政策层面有更准确的导向。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最近在论及社会组织问题时,有一个表态:“我们不能对公益组织在成立时就搞‘有罪’推定,而成立后却疏于监管。”这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观点。

  也就是说,对于社会组织,既不能不让其充分发育,失去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也要避免管理失范,导致种种乱象的发生。如果说,过去是过多强调严格审批而宽于监管的话,那么未来应该倒过来,即是严管理、宽审批。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过程,正如整个社会建设过程一样,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从严审批转向严监管,是建设过程中的必要一步。

  毫无疑问,《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推出的两篇报道,值得重视,它们清晰地反映出了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但监管只是一个方面,监管的同时需要强化建设。对于NGO的发展,还是要抱以乐观其成的态度,更好地引导其作用于社会管理,增加社会公益,消弭社会矛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