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服务顺 致富道路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6:36 来源: 经济日报

  火辣辣的太阳下,石子和沙土混合建成的乡村公路散发着热气,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城关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路有些凹凸不平。在当地人看来,几里山路并不遥远,但记者抵达园区时已是汗浸衣衫。

  安顺市是贵州省贫困地区。全市总人口267.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78万人,在外务工人员50余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1%,每年外出务工收入达50多亿元,是安顺市农民增收脱贫的主要途径,务工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40%以上。

  为了更好服务安顺市“三农”和帮助农民脱贫解困、创业致富,2006年,贵州省联社安顺办事处以紫云联社为试点,派出人员到农民工聚集地为其提供面对面金融服务。2008年初,安顺办事处整合全市农村信用社资源,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尝试“服务跟着农民工走”全新模式,为农民工提供贴身服务。

  普定猴场乡的杜辉外出务工已10多年。提起家乡,杜辉激动不已地说:“小时候家里很困难,是全村人的支持才得以渡过一个个难关。现在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为我们这些外出农民工提供信息,帮助我们回家创业发展。”

  “我们需要资金,农信社送来;我们需要管理,服务中心解决。还有许多是他们职责之外的,如园区农民工子女入学、老人看病等。”机器轰鸣声中,从浙江慈溪打工回乡的伍佰芳大声告诉记者。她从浙江直接把两组机器带回了园区,与4个家人一起开工已有一个多月。

  一粒粒用于装饰灯具的闪闪发光的小水晶饰品,经过机器的打磨和碾压,从伍佰芳灵巧的手中滚落归位。虽然工作过程中粉尘飞扬,但伍佰芳始终笑吟吟的,她说农信社给园区农民工量身定做了“恋乡富”小额贷款,一般额度在10万元之内,最高信用贷款能贷到30万元,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伍佰芳粗粗算了一下账,刨去各种开支,她这2组机器一年能净赚十几万元。

  “他们的心真的像水晶一样,整个创业园区至今都是农信社在支撑着。我就是冲着他们的服务来的,为了他们,我也得在这儿坚持下去。”从浙江带了80台机器、跟着安顺农民工来园区创业的黄老板说这番话时眼里泪光闪闪。作为一个外地来此创业者,他同样享受到了均等化的服务,安顺农信社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农民工金融服务缺失的难题。

  在园区农民工的眼里,服务都在跟着他们走、围着产业转,在他们心里,则充分感受到了组织和品牌的力量。现在服务中心已成为一个“金字招牌”,他们利用其他省份的7个服务点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学技术、学管理、学文化,再引回来支持家乡发展。

  目前,已返回安顺加工水晶的农民工达265户,投资7969万余元,带动3700余人就业,预计年产值1.2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