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报告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1:08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10月12日讯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对人民币汇改的历程和成果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撰写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全文)报告,以事实和数据反驳了美方关于我操纵汇率、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

  央行报告:市场化是人民币汇制改革始终坚持方向

  报告称,坚持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对增强中国对外经贸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增加就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抑制通货膨胀、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1998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可能走得更快、更远。[详细]

  央行报告: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合理均衡水平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取向是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

  报告称,实践证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了汇改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详细]

  央行报告:中美贸易不平衡主因不在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中国一直高度关注中美间的贸易失衡问题。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扩大进口。过去10年里,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

  报告称,应该客观、公正地认识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的无端指责,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不仅解决不了美国储蓄不足、贸易赤字和高失业率等问题,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进程。[详细]

  中国将采取一揽子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充分认识到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中国自身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中国坚持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政策,已出台了增加消费、发展服务业、完善社保、卫生、住房、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措施。

  报告称,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发挥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的积极作用。但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反映了许多结构性问题,以及现行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的不适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