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富豪热衷慈善事业 60%家族基金未得到专业管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2:50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12日消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新崛起的富人阶层中,很大一部分人愿意为慈善事业投入资源,成立家族基金会的也不在少数,但有60%左右的基金会没有得到专业化管理。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一直是亚洲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重大发展需求和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慈善事业满足和解决。4月19日,《2011胡润慈善榜》发布,2010年,在中国,捐赠额超过1亿人民币的慈善家共有23位,是2009年的两倍还多。此外,2010年慈善家们的平均捐赠额为1.21亿元,相当于2004年胡润慈善榜首次发布时的5倍。

  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相当比例的家族基金会缺乏专业管理。瑞银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只有40%左右的基金会得到了专业化管理,而在新加坡,这一比例达到了74%。

  调查发现,在亚洲地区,人们从事慈善最主要的动机在于希望延续家族价值,因为他们认为,当一个家族共同从事慈善活动,能够创造一个共同的活动和目标使整个家族凝聚在一起,很多家族创立家族基金会,而非与其他机构合作,其原因便是希望掌控运营的控制权。

  于此同时,亚洲的富裕家族进行慈善活动时,聘请专门法人实体或专业人员专门负责管理的现象并不普遍。在调查中,57%的受访者表示其行政费用不超过年度开支的10%,而2009年,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行政费用大约是11.5%,更注重运营导向的福特基金会行政费用和项目管理费用大约占年度开支的17.5%。该报告认为,亚洲慈善组织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也许并非反映其管理效率之高,而是反映了其专业化和体制化投资的不足。

  研究表明,亚洲慈善家的捐赠使教育行业受益最大,2010年,有36%的捐赠投向了教育行业。

  恒基地产李兆基在接受瑞银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联合调查时解释道:“我们重点关注教育,因为教育有杠杆效应。一位教师可以教10名学生,然后10名学生可以教100个学生, 100名学生可以教育1000名学生。”世纪金源集团主席黄如论认为:“在中国西部和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和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这些少数民族和农民工孩子的教育做出贡献,可以打破这些人口的贫穷循环。”

  这项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与瑞银财富管理共同开展的调查,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地区超过200位家族慈善活动的相关人士进行了定量调研和100余次深度采访。调查对象包括中国慈善行业的一些领军人物,如牛根生、杨国强、黄如论等。报告的主要负责人为瑞银财富管理慈善事业及价值投资部亚太区主管赵大为。(肖瑜 发自北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