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以人为本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出炉(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3: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以人为本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出炉(图)

  10月9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文化广场,5000市民跳起欢快的“百姓健康舞”。新华社发

  深圳特区报广州10月11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吴勇加) 省政府已印发《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发改委主任徐建华今天向媒体表示,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将对建设幸福广东发挥重要作用,有关方面将着手开展指标体系正式测评工作,2010年测评结果拟于今年年底前向社会公布。

  徐建华介绍,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体系称为“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推动各级政府围绕“建设幸福广东”改进有关工作,增强民生福祉。具体采用按区域分类进行差别化评价。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各市实际情况,客观指标部分将全省21个市按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分为两类地区,并分别设置类别指标和差别权重。在指标设置上,具体包含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按“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十个方面设置,下设二级指标49个,包括共同指标44个,类别指标(地区独有指标)5个。类别指标中,珠三角地区有1项,为“规范化幼儿园达标率”;粤东西北地区有4项,分别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完成率”、“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率”和“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客观指标评价方法包括计算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正式测评拟同时公布三个指数的评价结果,既反映政府工作所取得的现状成绩,也反映政府工作变化的情况。

  主观指标部分名称为“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是反映群众对幸福广东建设实现程度的感受,具体设置一个“对个人幸福程度总体评价”的总指标,一级指标设置“个人发展、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政府服务、生态环境”七个方面,下设二级指标35个。主观指标体系采用统一的问卷评价方法,不实行分区域差别评价,通过委托广东调查总队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评价。

  徐建华说,指标体系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反映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升变化。客观指标着重反映政府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实绩,既设置了就业收入、教育文化等反映物质建设的指标,也设置了社会安全、权益保障等精神层面的指标。主观指标也是如此,但更侧重反映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反映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更深层次的诉求。

  他在进一步解释编制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时表示,幸福不幸福是个主观感受的问题,幸福指标体系本身并不直接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而主要是通过对相关领域工作的检查和群众满意度的高低,找出薄弱环节,促进政府改进工作。物质财富的增加是提高幸福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幸福的全部。建设幸福广东,既要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还要注重精神、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提升,充分关注民众多层面的幸福诉求。“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设置体现了人民群众由主要关注物质利益向同时关注精神生活方面转变的要求,是这次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最大特点。”徐建华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除了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还包括了权益保障、社会安全、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指标,注重反映民众参与社会活动、表达利益诉求等新的要求。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