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七成中小企预计亏损 中国制造竞争力削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5: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连日来温州老板跑路的消息让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报告称,珠三角72.45%的受访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今年9月,对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江门6个县市的95家小企业和15家当地银行实地走访。数据显示,今年小企业利润严重下滑,与2010年相比平均利润减少30%至40%,经营困难加大。

  当前制造业企业的困难不言而喻。最低工资比去年上涨20%,原材料一年之内翻双倍以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以往错开出现的种种成本上涨问题,如今一下子全摆到了制造企业面前。

  专家指出,中小企业的困境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受损,必须加以扶持。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研究确定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中小企生存难制造业订单外流东南亚

  商务部今年一季度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中国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原材料价格、职工工资持续大幅上涨等因素将不同程度挤占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9月25日,汇丰控股公布称,9月份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49.4,已连续3个月处于50临界点以下,显示制造业经济增长仍在放缓。

  专家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国际市场疲软是中国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支撑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以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问卷调查,2003年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成本平均比美国要低22%,但到2008年底已收窄至只剩下5.5%,2008年之后更逐渐下降。 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大幅升值超过三成,以及工资和房价上涨导致成本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据观察,美国制造业部分环节开始陆续迁出中国,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美出口持续低迷,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出口制造企业订单流失今年,制造业领域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加剧了外界对于该行业的担忧。

  据观察,目前欧洲、日本都有这种将制造业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地的趋势。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称,在高端领域,中国将受到欧美阻击,在低端领域,越南和印度虎视眈眈,中国制造业面临被前后夹击的巨大隐忧。

  而在我国内部,招工难、融资难、电荒、原材料上涨等困难接踵而至。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等问题的出现,同样使得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

  防止实业空心化中国国情需要制造业

  东莞市德信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卫华对记者感慨道,“珠三角很多企业都不得不考虑设备更新的问题。不买新设备,担心被边缘化;买了新设备,能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但又担心订单不足,短期内资金会出问题。”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进退之间,制造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严厉的宏观调控也给中小制造业的融资带来沉重打击。年初以来的2次加息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给实体经济增加了不少的融资成本。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5%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在重压之下,资本因制造业微利而大量转投“暴利”行业等的企业不在少数,以致如浙江杉杉、苏泊尔等知名制造企业,目前已把主业转向房地产开发。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表示,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企业大量购置土地,并投入房地产行业。然而,一旦企业资金紧张,房子突然卖不出去,而银行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押,企业资金链就会瞬间崩盘。“企业正常的流动资金被他们挪用到房市和股市中去,一旦房市和股市都不景气的时候,企业也面临巨大风险。”

  而外资方面,由于中国的工资和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大量流入的趋势已经放缓,直接外资流入正在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但不少专家对记者强调,中国的国情需要中国保持制造业在世界格局中的优势。长江商学院原高级研究员罗天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部不平衡,仍需要制造业解决庞大的就业,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优势不可丢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制造业的竞争,是国力的竞争。张文魁说,制造业代表一国的实力,没有制造业,金融业再发达,服务业再发达,国力还是外强中干。

  短期要结构性减税对中小企业“输血”

  针对从温州事件引发的中小企业生存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危机,应实施结构性减税及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化解。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赵昌文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关键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通胀水平,而不能指望放松银根。

  赵昌文建议,要通过实施结构性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些政策包括加强银监会监管措施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强化对小微型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

  另外,可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并通过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以弥补“债权融资”的缺口。

  他还建议,要规范信贷市场特别是民间借贷市场,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不能因这次借贷危机重开货币龙头,而更应该用减税减费政策来激活中小企业。

  近日,温州市财政地税系统出台17条“新政”,为中小企业减税。此外,温州银行业也被要求,提高对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信贷规模上,各金融机构保证不抽资不压贷,切实向小微型企业倾斜。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终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

  长期看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是关键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制造业的产值超过了美国制造业产值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主体。丰田汽车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在考虑中国市场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中国市场相对低廉的成本。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服部悦雄表示,中国制造产业的庞大规模,具备了支撑全球化运营的能力。中国制造业发展20多年来,已经形成成熟的供应链,从设计到测试以及物流配送,全部可以在中国完成。

  在罗天昊看来,欧美日市场持续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的制造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希望依然可以寄托在内需的振兴上。“我国的中端阶层、大众工业、大众消费,方才为中国强盛久远之道。”

  而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则表示,“中国制造业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不能再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发展经济,中国必须导入更多高技术的和可以提升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周林认为,眼下中国制造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在研发能力上存在差距,“想要在研发上获得最好的效果,就要参与大型研究项目,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市场,从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