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造富机器轰鸣 悲喜闹剧不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5 07:40 来源: 华夏时报

  胡冰

   当代中国最大的造富机器,首选自然是资本市场,而中小板、创业板则是当仁不让的造富冠亚军。

   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板正式开盘,首批8只股票闪亮登场,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又多了一台巨大的造富机器。从那时起,除了2008年-2009年间IPO暂停那段时间外,这架造富机器就几乎没有停止运转过,而无数有关富豪身家、市值泡沫、高管与大股东减持等围绕财富的话题,也就在这架机器的轰鸣中,不断地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7年来,中小板到底制造了多少位亿万富豪,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因为不少公司的股权交叉非常复杂。截止到今年9月底,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高达619家,仅仅依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借中小板而跻身亿万富豪榜的至少应该有1000人,其中有不少富豪家族。无论人们怎么评说,中小板已经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造富机器,虽然创业板正在快速追赶,但借中小板跃过财富龙门的创业者的数量还是稳稳领先。

   其实,中小板的问世是一个意外,因为创业板久久没有下文,渴望恢复新股发行,深交所情急之下,逼宫逼出了一个中小板。正因为如此,中小板的定位比较含糊,很难说清其发展目标,所以其上市公司就比较杂,从金融到科技,从医药到服饰,从钢铁到汽车,从农业到房地产甚至桑拿,几乎无所不包。从总市值排名来看,截止到2011年10月12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宁波银行、比亚迪、苏宁电器、滨江集团、金风科技,基本上反映了中小板上市公司成分复杂的状况。

   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有关财富的悲喜剧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断上演。

   因为成功上市,不少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一夜暴富,成为众人瞩目的财富明星,在大众财富意识觉醒的当今,他们的风头不亚于娱乐界大腕。但这样的光环,往往并不持久。因为市场的大幅震荡,不少曾经风云一时的财富“英雄”,不是被捧杀,就是被“骂死”,也有的在募集资金消耗殆尽后因公司不能持续发展最终归于平淡甚至黯然离场。这一点,倒与演艺界极为类似,股市其实就像一个舞台。这方面,估计李锂夫妇感受最深。

   2010年5月初,李锂夫妇控股的海普瑞登陆中小板,IPO时就创下每股148元发行天价的海普瑞,上市当日曾创下每股188.88元的最高价,当日收盘每股175元,这对还算年轻的夫妇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但这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仅仅是昙花一现,从上市第二天起,海普瑞的股价就开始下跌,那势头真好比高山流水,一泻如注,截至今年10月11日收盘,复权价仅为每股63.22元,不足上市当日的零头。虽然只是纸上富贵,今昔对比,依然让人不胜唏嘘。

   资本市场风险莫测,也让不少急于落袋为安的上市公司高管乃至大股东开始大量减持手中持股。为了获得更高的减持价格,有些人甚至不惜违规;为了尽快套现,有些人几乎不管二级市场强弱,近乎疯狂地抛售。最典型的莫过于汉王科技的高管们,在今年糟糕的中报出台前夕,不少人精准减持,躲过随后的股价大跌。这些急功近利的表现,不仅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寒心,也让这些所谓的阳光富豪的公众形象蒙上巨大的阴影。

   2009年10月底启动的创业板,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却发行杂七杂八的股票,但在造富功能上却一点也不甘示弱,目前已直追中小板。最典型的莫过于神州泰岳,作为首批上市的28只股票之一,这家紧傍中国移动的IT公司,股价最高时曾达到每股237.99元,被誉为神州第一股。但截至2011年10月13日收盘,股价复权后每股不到88元,几乎跌去2/3,其间情形比蹦极还要惊险。

   当然,也有不少公司确实借资本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苏宁电器。这家2004年7月上市的家电卖场,依靠资本市场源源不断地输血,如今已成长为国内家电业的连锁老大,总市值高达750亿元,与上市当日相比增长近2500%,堪称造富奇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