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成交量的先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5 09:03 来源: 一财网股谚讲:成交量是市场的元气。股价的涨跌,归根到底是由成交量的波动而引起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以后,成交量开始放大并保持活跃态势。成交量如果出现这种状况,股价上涨就是唯一的结果。相反,在经过一段上涨之后,成交量开始放大,这表明多空对后市的看法有巨大分歧。这时,股价随时都可能见顶回落。所以,有一句通俗的话是这样说的,看价的是徒弟,看量的才是师傅。通过把握成交量的变化趋势,来推断股价的波动趋势,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思路。
但是,成交量的波动趋势又应当如何来把握呢?
以大盘为例,周一1000亿,周二1200亿,周三1300亿,结果一目了然,成交量呈现温和放大的态势。但这不算本事,连小学生都看得出来。有没有办法,周一还没有收盘的时候就能推算全天的量会达到1000亿。也有办法,如果半天成交500亿,全天就可能是1000亿。但这个办法人人都会,用这个办法去观察和推断成交量波动态势,你不会有任何优势。
有没有办法再进一步,上午交易半小时后,你就对全天的成交量水平有一个大致的推断呢?比如,到上午10点一共成交100亿,全天的量会有多少?能不能估算一下?
按笔者的经验,全天交易一共四个小时,每半小时为一个交易单位,全天一共八个交易单位。开盘后半小时和收盘前半小时是交易最为活跃的时段,所以前半小时和最后半小时各加一个交易单位,这样,全天一共就是10个交易单位。以前面的例子推算,到上午10点成交100亿,前半小时应当算两个交易单位,相当于一个单位是50亿,全天十个交易单位,那么一天的量就是500亿。
为什么开盘后的半小时和收盘前的半小时要分别算作两个单位呢?这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早盘有一个集合竞价的过程,集合竞价本身就会有一个不断报价累计起来,撮合成一笔,算作开盘的成交量。深圳还有尾盘最后三分钟的收盘集合竞价过程。所以从技术上讲,最早的半小时和最后的半小时本身就比其他交易时段的半小时要长一些。第二,从交易心理来看,早盘的半小时和尾盘的半小时是交易冲动最为强烈的两个时段。早盘半小时,因为要把当天各种市场信息集中反映出来,该买要趁早,该卖也要趁早,所以这半小时的交易会非常活跃。尾盘半小时也是如此。收盘之前,要赌晚上会有哪些消息面的因素,以及明天是涨是跌这样一些博弈的成分。所以,尾盘的半小时也是交易最为活跃的半小时。事实上,如果大家对分时走势图非常熟悉的话,仔细观察每天成交量波动的柱状图,你会很清楚地看到每天9:30到10:00和14:30到15:00的量要比其他时间高得多。成交量的柱状图永远呈现锅底形态,前半小时和最后半小时都是量比较大的时段。
这样,在成交量的把握上,我们通过将一天分为十个交易单位,并由此去推算全天的成交量,至少在把握趋势上可以领先别人一步。
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再举一个具体股票的例子。集合竞价成交10万股,可以粗略推断全天的量会达到100万股;到10点钟一共成交25万股,这时算作两个交易单位,那么全天的量就是12.5万股乘以10,全天的量就可能是125万股,这对第一步的推断做了一次校正。到上午一共成交70万股,相当于一个单位是14万股,这样全天就可能是140万股,又对前面的结论进行了一次校正。这样,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你对成交量演变趋势的把握不断得到校正,最终到收盘的时候,你的推断和实际全天的成交量就完全一致了。这样的方法至少会让你每时每刻都在成交量的判断上领先别人一步。对做股票来讲,领先别人一步就够了。因为别人对价量关系还云里雾里、懵懵懂懂的时候,你已经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这能够始终让你在交易中占有优势。
这种“成交量十单位推断法”,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你想进一步细化,可以将十个单位进一步细分为二十个单位,但核心是一样的:早盘半小时和尾盘半小时是平均时段的两倍。单位越是细化,把握的准确程度就越是高。
(2)“十单位推断法”对大盘的推测,准确率超过九成。而运用到个股的时候,情况会有一些变化,因为有些股票在有些时候会受到偶尔大单交易的干扰。在实际运用时,对这种干扰要进行适当的剔除。
(3)“十单位推断法”尽管在成交量的把握方面,可以做到领先他人一步,但仅仅洞察了成交量的先机还远远不够。要将这种“洞察”运用到对价量关系的判断上,在把握了放量或者缩量的先机基础上,再通过价量关系状况,才能对股价的涨跌做出具体的判断。插图/苏益
(作者为市场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