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重庆率先推行相对扶贫标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5: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开县镇东街道凤凰村5组村民胡文国清楚地知道,自己明年是肯定要被划入贫困户一栏了,“老毛病肺气肿又犯了,今年就没种什么东西,收入还不到1400元,当然在贫困线以下了。”
1400元,是我市去年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而划定的贫困线,年收入低于这条底线的,一律纳入扶贫帮扶范围。但他不知道的是,今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200元,我市贫困线已经提高为1583元——不管怎么说,他成为扶贫对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按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比例,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扶贫开发,这是重庆率全国之先实施的相对扶贫标准。“这意味着对扶贫对象的界定由定量变为了定性,改变了过去考核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低收入人口收入增加多少,是对十七大关于‘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的最好诠释。”市扶贫办主任王义北说。
她表示,经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扶贫标准也不能一成不变,“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低收入群体是永远存在的,但这个‘低’,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
数据最有说服力,这一标准在2010年开始实施,从去年到今年,贫困线标准已经从1400元提高到了1583元,并且,随着“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深入,明年我市扶贫标准有望突破2000元大关,在全国名列前茅。
与急剧拉高的贫困标准不同的是,市扶贫办每年统计的低收入人口却始终徘徊在145万人左右。“这是因为,低收入人口的减少数量(即传统意义上说的“贫困人口”减少量)与全市返贫人口大体相当(每年约为15万人),全市低收入人口规模保持现有的145万左右,实行总数相对稳定,”王义北解释,这正是实施相对扶贫标准带来的结果,“今后,无论经济怎么发展、发展水平多高,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的农村对象,就是扶贫对象。”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