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11: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

  著名经济学家李克程冠军摄

  程冠军:李克教授您好!我刚刚拿到您的新书《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您这本专著出版非常及时。当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企业遇到了严峻挑战,请您谈谈这些挑战主要是什么?

  李克: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企业遇到的严峻挑战就是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国经济30年来一直是上升通道,30年来,我们最大的成就是开放,是跟国际接轨,特别是加入WTO。2000年以后我们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这个模式本身没有错,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长期战略,就出问题了。竞争的优势关键在软实力,软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研发。我分析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发现,中国企业从九十年代至2000年,和2000年以后的十年相比,研发的投入绝对数值增加了,但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却是下降的。越是大企业下降的幅度越大。近十年来,中国GDP上升很快,今年中国超过日本GDP居全球老二,这个当然值得高兴,也是中国人自豪的事情,这是我们三十年努力的成果。但是也不要太高兴了,即使第二也就是中国一战以前的水平。1913、1914年中国的GDP当时总量还占全球第二,你再过十几年超过美国,也就是恢复到1820年,即嘉庆年间晚年的水平。嘉庆末年,GDP占全球34%。GDP上去了,贸易额上去了,我把它叫做后发劣势。前面是后发优势,就是各种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现在的阶段,等于是后发劣势基本上持平了,我把它叫做关键的结点,如果处理不好,后发劣势就越来越明显,而后发优势越来越没有了。

  程冠军:前不久,苹果的乔布斯去世了,一个企业家的离世竟然会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纪念活动,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您怎么看乔布斯现象?

  李克:为什么乔布斯这样有名,因为他引领了第三代手机的方向。但是乔布斯只能在美国出现,在中国就很难出现。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这个环境,乔布斯到中国可能就是一个山寨版老板。创新经济,听起来很时髦,但创新经济的成本太大。创新型经济在整个国际创新性领域当中,成功率大概只有10%,10个项目进去,大概只成功一个项目。

  今天的中国经济再往前走,不是说新盖几座大楼,新建几个工厂,而是要增强软实力。你有多少你的专利技术,对国际行业有多少影响力,有多少话语权,能不能引领国际某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这才是软实力。创新很难,但一定要搞。关键是要交给市场和企业来搞,政府不能过度参与。我结识浙江萧山的一个企业老板,他是做路由器的,产品比较高端。本人是学电脑工程的,开始在美国的硅谷是做线路板设计,回国之后按他的设计,首先必须打折,他回来五六年了,出来的产品无法与原来的公司比,原因是没有配套的部件。

  现代产业高度分工。现在,我们到处都在谈产业集群,这也有误导性,有人认为产业集群就是把企业在地域的概念相对集中,或按行业的概念相对集中,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现在行业的产业链在全球范围中打开了,比方说你就哪一个方面做的最好,那么所有的定单都跑到你那儿去了,同一个产品,你像最典型的就是这次Iphone5,苹果的第五代手机推迟半年出厂,本来是五月份推上市场的,现在也没有出来。什么原因?因为日本东北地震了,生产核心部件的两个生产厂受灾,生产不出来,整个Iphone就得等待。

  就中国现在的产业特点,把一两个创新型人才引进来是没有用的。把他们放到创新型产业园中,这些创新型人才带回来的技术和产品,大部分没有知识产权,很多产品和技术的所有权是原来的雇主,技术人员跳槽过来,小的时候没有人去管他,真正做大了以后,人家一纸诉状就可以将你告破产,至少赔的稀里哗啦。很多技术属于职务发明,在公司工作时的发明成果,虽然是你做出来的,你也可以发表论文,但是知识产权是属于公司的。因此,全国到处搞创业园,孵化园是没有前途的,而且这种东西本来我就觉得,要交给市场。

  

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

  李克接受理论网专访 理论网记者摄

  程冠军:保护创新成果,首先是建立一个鼓励大家创新的制度环境。在这方面,日本是怎么做的?

  李克:转型升级其实就是创新型经济。日本在七十年代跟我们中国一样,也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坎儿,因为他们早期的发展思路,是二战失败以后所制定的赶超战略。二战以后日本就是拼命干。其后的朝鲜战争,首先带动了日本的是轻工业,因为当时很多军需品的是以轻工业为主。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开始启动产业战略。这就是改造性战略,两头在外,依靠国际市场。这就是后来被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都竞相学习的“东亚模式”。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产业政策基调是以重工业为主。第一,重工业从利润上来说比较丰厚,第二,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比较有刚性。二战后的欧洲和亚洲迎来重建热潮,所以需求很大。但是当时大多数国家没有考虑环保、节能。六、七十年代日本污染也很厉害,直到现在老百姓还跟政府打官司,产业工人的职业病,当时也非常严重。但是,日本这个民族有他的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尊重。一是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二是他们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两次大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日本经济两头在外,能源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受到的冲击也非常大,所以当时的整个日本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很悲观。但是,后来日本摸索出来一套非常有效的转型升级办法。转型,发展高附加值的行业,把一些传统的、高能耗的产业淘汰掉,更重要的是日本是通过一种市场化的做法完成这个转变的,这个市场化的法宝是什么?就是日本政府制定的提高整个日本工业的标准。

  程冠军:提高整个工业的标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政府只负责制定标准,而不去直接参与比赛,有所为,有所不为。

  李克:正是这样。第一,制定和提高工业标准。为什么说日本货好,它东西好,不是个别公司或者产品,而是整个品质好。为什么?因为它的工业标准高,比国际标准高。你不能达到,自然就要想办法提高,否则就被淘汰。第二,标准制定之后用政策把它固化,固化成日本工业标准。这样,对企业来说就有了一个清晰、量化、数字化的指标,企业才知道能做什么。遵守这个规则就可以生存,不行就被淘汰,这是一方面。当然,我们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去。转型升级不能光靠淘汰,必须要把一些有潜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聚集起来,如汽车、电子、精细化工这些行业,这些新型行业发展起来,具体配套的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国也是一样,中小企业占的规模非常之大。

  程冠军:我们有的地方官员,一谈经济就说做大做强,他们认为只有给大的企业合作或把小企业做大才会有影响力。据了解,日本的中小企业大概占了90%。

  李克:日本的中小企业占99.7%。二战以后的日本职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从来没有超过1000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大概是518家。只有500多家大型企业人数超过1000人,300人以下的都算中小企业。日本的每个行业都是典型的下包制,就是几家大企业是作为集成商,像索尼、丰田、本田等,集成商把部件集成起来做成最终产品,下面有几百家、几千家中小企业给它做配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就意识到,如果说我这些中小企业的品质上不来的话,这个大公司产品也好不了。一两个产品好,或一两个部件好,解决不了产品的根本。必须整个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提升起来。

  日本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在街道和社区建立扶持中小企业的常设机构——中小企业咨询室,帮助中小企业在财务、技术、管理三个层面提高水平。 做一个新产品,好多中小企业承受不了,日本政府的做法是给中小企业发补贴。他们在县级区域建了很多研发测试中心,我参观过东京大田的这种专门机构。政府帮中小企业去搞产品开发和技术检验。对一些新型行业,除了资金链上的支持或政策方面的支持之外,还要扶持这些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素质。

  只看重大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脑子里还是GDP的数字概念。媒体要多呼吁,创业园、科技园不能一轰而上,这样搞下去结果又是GDP,凭GDP,凭速度,又回到原来的概念了。政府有所为在什么地方?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不反对谈创新,但是我反对的是把政府资源、国家力量投到创新里去。我们现在考虑转型升级,转型和升级不一定全部是新的,当年日本也没有说全部都是我原创的技术,如电视机就不是日本技术,但是最终日本电视机成为全球老大,而且做的比美国好。

  程冠军:照相机最初也不是日本技术,但现在日本已经成为全球老大,德国被甩在了后面。

  李克:是啊,还有汽车业,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转型升级一定要实现一种梯度上升的,无论是从你的质量、品质,你的技术等级,一定真正实现梯度上升,你才能叫做转型和升级。而我们现在很多上上下下的领导谈的转型是什么?还是一种修修补补,在平面上的修修补补,好比原来搞的一些什么企业重组。日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技术官僚的阶层。大家对谁当首相,谁当部长无所谓,从副部长开始,就是技术官僚。这些技术官僚是真正决定产业政策走向的人,就是抓落实。这些技术官僚跟产业有很深的关系,日本百姓对技术官僚非常尊敬。如这次地震以后电力紧张,政府也没有制定什么特别政策,只是提倡节约电力,技术官僚就落实了很多细致的东西,让企业把一些新的节电技术拿出来,他们提出,大公司的节电大概要保证20%,一般社会团体节电要达到15%,然后再到一般家庭和个人。

  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前,日本都是强势政府,跟中国一样。因为它搞赶超战略,政府一定是非常强势,把很多社会资源投到里面,这样政府就越来越强势。但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出现问题后,大家开始反思,出了问题的原因是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企业。因此,2000年前后,日本已经没有产业政策这个词了,虽然日本是产业政策的老祖宗。日本把原来金字塔式的强势政府的社会结构慢慢转为公民社会,就是把更多的权利交给市场。用更多的NPO和NGO组织取代政府职能。我感觉,近年来有些中国学者对日本的观察和研究不够,整天大谈欧美。

  程冠军:改革开放三十年造就了浙商和粤商两大商帮,从转型升级来讲,这两个地区的企业走的都比较早,您对他们有进一步的研究吗?

  李克:我明显可以感觉到,广东和浙江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特别民营企业,广东主要是外资,港台企业,外资企业东南亚这些企业比较多,也是以这种外向型经济,但代工模式比较典型。但现在我明显感觉到,广东和浙江这两年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弱了,而与浙江相邻的江苏的活力却越来越凸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最近浙江出现了一大批“跑路”企业。这反映什么问题?一方面是资金链紧张,另外还有对前景不看好,没信心,不知道怎么做下去了。深层次原因是现在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而整个产业却没有大的提升,利润率越来越薄。原有的模式想改变,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更有优势的产业来取代它。因此,生产模式不转变,升级就永远完成不了。

  程冠军:很多中国企业家告诉我,他们之所以向日本企业学习,关键是它管用,有效。您认为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

  李克:最近有很多江浙一带的企业,包括山东的想通过我聘日本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工工作,包括副总,或车间主任,给出的待遇都非常高。这就说明,中国企业有这个需求。日本与中国文化很相似,很接近。比方说你要跟美国人谈忠诚,他绝对笑死。你跟员工谈对公司忠诚,他说,我凭什么忠诚?我与企业的关系是我干多少工作,你付我多少钱,满意我呆着,不满意我走人,凭什么对你忠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非常大,亚洲企业的团队会经常开会,但你要跟美国人开会,他会说,开什么会?我工作做完就完了,下班别管我,做不好可以随时开除我。我们现在动辄就谈欧美,要知道美国模式的特点,中国根本学不了,它是大进大出、高能耗型的,整个地球的能源承受不了两个美国。中国消耗比美国还厉害,如果按这套模式走下去,不要说在中国行不行,世界也不会答应的。再譬如,澳大利亚我们就没办法学,它一共3000万人口,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没有这种条件。

  中国企业家跟日本企业家能学什么?我感觉到在今天来讲,至少三个层面的东西可以学:第一是经营理念;第二就是企业的执行力;第三是要学习日本的企业家精神。执行力是操作层面的东西,理念是一个大的框架,操作方面有很多细节,比如说人事管理,到底怎么管理,奖金怎么定,怎么跟岗位挂钩,怎么跟人挂钩。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让员工有忠诚度。日本企业内部特别讲究平均,不让大家觉得悬殊太大。企业家精神不是单靠企业家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大的环境很浮躁,金钱至上十分严重。我们对企业家过度地强调利润最大化是个误区。如果单是赚钱,地沟油更赚钱。但赚这样的钱不是丧尽天良吗?企业追求利润没有错,现实中,一个企业有更多的责任。为什么日本的企业家不会追求高利润?如索尼与美国的一些公司相比,它的利润很薄,但索尼员工把索尼当自己的家,不追高利润,追求的是长期发展。企业家除了钱以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现在好的苗头已经有了,有一些企业家开始注重谈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但总体上占的比例还是太小。日本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家他们一辈子追求什么?就是看谁的产品品质能到最好,他们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们不求做大,而是以小为美。这一点,我觉得中国企业要静下心来调整。首先不应该把做大跟做强划等号,大不等于强,小强也可以,小而强。小也可以美的,小而美。

  最后,我认为日本企业对于员工忠诚度的管理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社会不鼓励跳槽,跳槽在日本是一个可耻的事情。日本企业有一个普遍的做法,如果员工在企业工作到65岁,或者67岁,退休的时候企业会给他一笔可观的感谢金,叫退休感谢,跟养老金没关系,一个高管大概能拿到130万美金。高管和员工是不一样的,但最普通的员工退休的时候也能拿到5000万到6000万日元。一般在公司工作十年,也能拿一笔10万美元左右的感谢金,工作时间越长,增长的幅度就越高,对于员工来讲,一般是要坚持到退休的。日本企业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制约机制。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