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火龙灯舞舞向川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14:59 来源: 经济日报

  古镇黄龙溪有一项名声在外的民间表演艺术——火龙灯舞。10月17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的三都博物馆黄龙溪分馆,正好赶上当地的龙狮俱乐部火龙龙狮队在此排练。

  篮球场大小的排练场上,23名队员排成一列,挥动手中的舞龙棒,时而蹲下、时而起立,时而整齐走位、时而定位亮相。短短几分钟内,一条10多米的五彩龙,依照规定套路,舞出了翻身、尾盘、曲线、慢八字4种造型。场地一侧的梅花桩上,两名队员正在训练桩狮。默契的配合下,队员在桩间跳跃,表达出醒狮般的灵活威猛,另一侧,几组队员在翻筋斗,还有的拉筋、跑步,为训练热身。

  火龙龙狮队共27名队员,都来自黄龙溪镇,平均年龄不到23岁。18岁的魏秦告诉记者,他今年7月从职高毕业后就参加了火龙龙狮队。“我从小就喜欢舞龙狮,家里有不少亲戚、村里也有不少老乡都加入了龙狮队。”魏秦说,他用两个月时间学会了火龙和彩龙的全套基本动作。到现在,他已经代表黄龙溪镇外出参演七八场了。黄龙镇上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不少都参加了本地龙狮队,用3年左右的时间训练、表演。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是黄龙溪的火龙灯舞大放异彩的时候。舞龙人头戴草帽,身穿短裤,脚蹬草鞋,持龙柄到阵摆成舞龙姿势。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德高望重的地方名人给龙“点睛”,先点左眼再点右眼。此时,舞龙者齐唱:“一点金,二点银,三点风调雨顺,四点吉祥太平。”之后,龙身随龙头起伏摇动做出相应的飞舞姿态,表演精彩的舞蹈动作。与此同时,鞭炮鸣放,观众手持烟花喷烧舞动的龙灯和舞龙人。

  凭借很强的参与性、观赏性和互动性,火龙灯舞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溪镇也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过去,村镇上的火龙灯舞表演要由文化站临时在村里召集演员。龙狮队组建之后,训练和表演成为常规工作。火龙龙狮队队长陈彬告诉记者,火龙龙狮队2009年组建至今,报名参与者一直不断。近年来,火龙龙狮队赴安徽、上海、海南等地表演。今年正月,火龙龙狮队还受邀赴台湾表演。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火龙龙狮队在三都博物馆黄龙溪分馆的大舞台上,连着表演了6天节目,场场爆满,不少场次都需要提前预订。

  明年是农历龙年。陈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为明年春节镇上的大型庆祝活动准备表演节目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