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印象丽江》:农民演员印象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14:59 来源: 经济日报

  远处,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在云中时隐时现。脚下,干海子草甸里黄色的野花在高原深秋明媚的阳光下摇曳。10月16日上午9点,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以雪山为背景,以草地为舞台,开始了第3559场演出。

  雄壮的马帮、生活气息浓郁的行酒令、凄婉美丽的殉情故事、神圣庄严的对天祈愿……400多位来自纳西族、彝族、侗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的非专业演员,都是16个乡下村庄的农民。他们没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他们用原生态的动作、质朴的歌声,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

  李丽是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在演出看到一半的时候流泪了。后来她有点自嘲地对记者说:“不知道什么原因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是不是说明人的内心都有最柔软的地方呢?”

  一年365天,《印象丽江》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在露天上演,演员们一天要倾力演出3到4场。辛苦是自然的,但也悄悄改变着这些山区年轻人的命运。今年38岁的纳西族演员徐光锋算是演出队的“老人”了,他原来是大具乡的农民,到公司已经6年,妻子同为《印象丽江》演员,夫妻月收入加起来有7000多元。他们有一个儿子,在丽江城读书,有一辆自用车,今年还在丽江城买了一套房子。说起表演队的同伴们,徐光锋说:“很多人都是一个人走出了大山,使一个家庭脱贫。”

  2010年,《印象丽江》全年共演出768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55万人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缴纳税金2804万元,实现税后利润6100多万元。2011年1至9月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30.22%。

  印象丽江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徐涌涛说:“《印象丽江》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坚持市场化运作。在注重产品质量建设,确保品牌不褪色的前提下,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文化产品,如何有效地进入市场是项目经营运作中面临的最大难点。通过探索,公司在市场推广战略上充分发挥日益形成的口碑和区位优势,将演出逐步与玉龙雪山行程统一融合进行推广,从而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今年7月,上市公司丽江旅游发布公告,拟向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公司发行968.38万股,收购其持有的《印象丽江》51%的股权。印象丽江资产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注入丽江旅游,《印象丽江》正在成为云南文化产业项目规范运作的一个范本。

  图为游客在海拔3100多米的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蓝月谷剧场观看《印象丽江》。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