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利率市场化最佳时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2: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师琰
10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49元,较前一交易日波动39个基点。
美国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后,中国人民银行警告称,美国参议院的做法将可能严重影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经济学人集团全球预测中国区主管、经济学家许思涛在伦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中国应排除干扰,抓住眼下这一“最佳时机”,趁着市场上对中国的影子银行、通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比较关注的时候,加快利率开放和市场化步伐。
他认为,在全球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时候,中国能够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来消除市场上对人民币单向升值的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迄今的人民币国际化,基本上是被市场给逼着走的,应该主动让这个进程加快。
许思涛认为,眼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全球经济双探底,如果西方国家经济进入中长期滞胀局面,中国需考虑如何应对。
“现在要刺激经济,肯定不能再采取2008年那样的举措。不管喜不喜欢看到这一点,4万亿带来的副作用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体现在股价、资本市场、对银行的估值、对地产商的估值和融资成本上。”他说。
“目前货币政策空间很小,不能加息——世界经济已经如此低迷;也不能减息——真实利率还是负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容忍接受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为什么不通过利率自由化加速,使利率被市场自然地推上去?”许思涛说,“既然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可分割的,为什么不让人民币国际化再走快一些?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并消除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此同时,出台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减税等配套财政政策。”
他称,过去几年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进程太慢,从2005年7月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5%-30%,从8.28到6.4左右;中美之间的通货膨胀差距是20%-25%,如把通胀率差考虑进去,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约50%。
而未来两年预计美国通胀率会很低,在1%-2%,中国通胀率在5%-6%之间,因此,即使人民币不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两年真实价值也会上升10%,如果加上人民币小幅升值,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5%-8%,到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从汇改后累计真实价值升值可能达到60%-70%。
在许思涛看来,这意味着如果两年后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难度将比现在大得多,风险也会比现在大,可能出现资本外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等极端连锁反应。
“现在起码人们对人民币的预期是升值,但是两年后预期很可能不再是升值,”许思涛说,“现在大家对中国经济基本上看好,国内有通胀,对汇率预期也是向上的,选择此时加快利率市场化,让一些不合理的价格通过市场调节回归,挤出泡沫。而且正是因为眼下外部环境这么差,全世界都在搞保护主义,这么做对中国经济中长期更有好处。”
他承认,资本项目开放要冒很大的风险,而政策执行者永远不喜欢风险。从次贷危机以来,包括欧债危机蔓延,对于资本项目管制出现了很多赞成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泼了一些冷水。中央决策层面目前对此处于观望状态。
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5年内人民币能够实现自由兑换,若能更快则更好。
“希望这条路能走得快一些,改革的时候不能找风险最低的地方走,”许说,“对中国而言,实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找到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由此衍生的高利贷现象和影子银行问题、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所有这些都说明,不应再做过度管制。”
至于中国在欧债危机中的可为之处,许思涛认为,在欧洲政客解决自家问题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指望中国买欧洲债券是不现实的;购买资产则不同,中国应积极介入。不过欧债危机国家的资产要拿出来卖,必须得政府有一定的政治决心进行私有化,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就经过了这样的过程,关银行、卖资产、让某些行业接受国外所有。
“现在看,欧洲还没走到这一地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