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交通部:未来五年将减小消除不同交通服务差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13:46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10月19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0月17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出席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智能运输大会,在发言中翁孟勇表示,未来五年将努力减小和消除不同运输和出行方式、不同交通网络、不同地区以及城乡间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差异,使各类交通运输参与者公平可靠地享受到同质化、一体化的基本交通运输服务。

  翁孟勇指出,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单一依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能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以节能减排、提高效能为目标,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的重要使命。

  翁孟勇在回顾中国智能交通技术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历史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智能交通六个方面的发展重点。

  一是构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公路、航道、城市道路、枢纽、港口)的状态感知、数据应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可视、可测、可控,力争国省道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70%以上。

  二是构建综合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城市客运、综合枢纽等)的状态感知、数据服务和监管服务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运行协同和效能提升,力争实现对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的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应用及公众需求的深入结合,重点在城市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功能重造,使公众享受到智能交通带来的便利服务。

  四是努力减小和消除不同运输和出行方式、不同交通网络、不同地区以及城乡间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差异,使各类交通运输参与者公平可靠地享受到同质化、一体化的基本交通运输服务。

  五是在车路协调、船舶助导航、管控与安全保障、生态交通等ITS(智能交通系统)前沿技术方面,结合中国实际特点和应用需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取得实际应用效果,为实现人、运载工具、基础设施、环境的协调运行,以及ITS的协调发展探索可行之路。

  六是积极探索构建资金链、市场链、价值链,初步解决中国ITS的发展机制和模式问题,在电子不停车收费(ETC)、集装箱射频识别、综合信息服务等条件具备的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取得产业化突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