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妍:绿领巾下缺失的教育文化灵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6:15 来源: 时代周报

  李妍

  “文化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或一个组织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教育文化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魂丢掉了,我们要为教育还魂。”这是教育学者朱永新所说过的话。还在为绿领巾所引发的争议表露出一脸无辜的教育者,最该回味这句教育箴言。

  近日,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华商报》)

  在现代教育意识越发主张爱与尊严的时代,要求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不仅在精神教育上很黑很暴力,也在教育的文化范畴显得太傻太天真。在这方面,于丹曾感叹中国当下的教育是典型的“有知识没文化”,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已经沦为了“分数的囚徒”。于是,在分数这道杠上下,自然就有了教育者随意为之的领巾红绿之分。

  这种将思想、品格、未来潜能尚未成型的孩子,用“唯分数是举”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划分成红绿阵营,不仅在教育品格上显得很低劣,而且那种非黑即白的教育判断,也让人觉得太过弱智。它让人深深感到当下教育文化在精神、灵魂传承方面的无力感,一如朱永新所说,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文化灵魂。

  毕竟,在这个提倡价值多元的年代,个体的价值,早已脱离了过往唯分数、学历是举的一元判断时代。只要对自我职业与角色充满敬畏,认真探索与不懈追求,任何一个在学识上不那么出类拔萃的平凡人,都可以获得社会乃至家庭成就,并最终收获尊重与真诚喝彩。那些像阿甘一样热爱生活、不停奔跑的人,才是获得世人致敬的理由。这一点,其实早已达成社会共识。

  更何况,现代教育的精髓,本就在于培养具有独立、自由思想之公民。可这种将孩子放在分数的框架内,随意制造红绿领巾的教育划分,很难说不是一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奴化教育。这种做法不要说培养什么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缺乏起码权利、尊重意识,缺失人性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把孩童驯服成奴隶,就是把少年训练成叛逆的暴民。

  没错,如今的教育在分数、升学的奴役下,教育者很大程度只能被迫顺从一种粗放、简单、机械、僵化的教育模式,甚至教师本身的生存状态也不是那么让人乐观与满意。他们在应试的沉重压力下痛苦地挣扎,每天习惯于不断地重复自我,手拿着教育的一张旧船票,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有时,教育又不得不服膺于权力意志,以至于教育界在法治与权利方面,也在逐渐透支教育公信。这种状态下,又怎能祈望一些迷失在教育迷途的教师,重拾教育理想,从尊重学生个体权利与尊严做起,从摒弃红绿领巾划分的奴化教育开始,培养出具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公民呢?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对此反思甚少。教育更多是偏重于一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非学生人格的塑造。这一点,被我们一直称作教育典范的美国似有不同。近30年来,美国政府似乎一直在“唱衰”自己的教育。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美国学生的教育在落后,他还表示应该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但就是这样一个一直“唱衰”自己教育的美国,却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以及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足以说明,美国在教育文化上的反思传统,尤其是在学生人格、品德塑造方面的文化反思,正在间接推动整体教育的向上发展。

  诚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想要唤醒这种力量,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传播文化,让教育文化的灵魂回归。而要做到这一点,让红绿领巾不再成为学生能力、价值的分层,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立思想、完整人格的个体的权利,包容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能力差异,学会理解与爱,回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真。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回归文化灵魂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力量的教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