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创新招商模式 激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14: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信阳10月20日讯(记者党涤寰 潘明亮)一场秋雨过后,河南省信阳鸡公山风景区云雾缭绕,空气格外清新湿润。清晨虽然略显清冷,仍有不少游客开始排队参观美龄舞厅。曾经历世纪风云的美龄舞厅内挂满了宋氏家族各个时期的照片,游客仿佛置身一段鲜活的历史。
一位武汉游客说,他和家人以前也常到鸡公山旅游,因为山上食宿条件不好,可看的景点也不多,只能匆忙地当天往返。今年山上的餐饮住宿条件明显改善,全家人就多住了几天,轻松体验一下休闲游。
鸡公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令人称道。同时,鸡公山还有着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03年,随着京汉铁路汉口至信阳段的通车,各国洋人、国内军阀以及富商巨贾被山上的美景所吸引,纷纷到山上修建别墅,数千洋人在这里长期居留、生活,山上至今依然保存有数百幢风格各异、别具风情的别墅建筑。
尽管如此,风光和文化并茂的鸡公山并没有给信阳带来多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缺少开发资金、资源多头管理,鸡公山景区旅游设施陈旧落后,一年之中除了夏季几乎无人上山,2008年门票收入仅有区区的1000多万元。
怎样唤醒沉睡的历史,让美丽风光焕发活力?
信阳市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张春香认为,这些古老的别墅、沉淀的文化,正是鸡公山最大的魅力所在。鸡公山的核心竞争力一定在于百年的万国文化,一定在于山上独一无二的别墅群落。
2009年12月,河南省鸡公山试验区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评审会在信阳举行,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在提出了以鸡公山百年历史文化为背景,立足信阳生态、地理、人文、交通、区位等条件,挖掘鸡公山别墅文化,把鸡公山打造为“中国山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的概念规划,得到了鸡公山管理部门的认同。
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是一个浩大、漫长的工程。从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到宾馆、酒店、购物、娱乐等服务配套,投资大、收益慢。如果采用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又有谁会愿意把钱投向这个“无底洞”呢?张春香说,单靠政府来发展旅游产业是有局限的,但离开了政府的参与,旅游产业又很难有长足的发展。政府必须创新招商模式,和投资企业共进共退,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经过南征北战的招商谈判和反复的总结研讨,信阳市终于找到了把资源整合转化为企业信任和开发资金的有效途径:他们首先整合原有的鸡公山管理局、波尔登森林公园以及鸡公山景区酒店、宾馆等固定资产,成立河南鸡公山文化旅游集团(以下简称“鸡公山集团”),以集团的名义对外合作招商。政府参与、政府入股,向外界表明了信阳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彻底打消了投资商的种种顾虑。
栽下梧桐枝,自来金凤凰。2010年10月25日,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在信阳鸡公山正式挂牌成立。合资公司作为鸡公山核心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唯一运营主体,由鸡公山集团和港中旅合资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5亿元人民币,其中,港中旅以现金入股,持有65%的股权;河南公司以鸡公山景区酒店、宾馆等资产入股,持有35%股权。
“这样我们就真正实现了人员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机构整合。”张春香说,“有了政府的参与,投资商吃了定心丸,而大笔资金的注入,必将为景区的开发注入巨大的生机。”
作为鸡公山风景区的开发企业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许惠临也有着很深的感受。
“港中旅愿意投资几个亿和当地政府来联合开发鸡公山,实际上就是看中了这里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许惠临坦言,“在门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才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拓展产业链条,拓宽经营项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山还是那座山,楼还是那些楼,但注入了文化灵魂的鸡公山景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争气楼”、“武汉会战指挥所”、“美龄舞厅”、“马歇尔楼”等,历史故事赋予了老别墅厚重的文化背景;而“国际山地风车节”、“山地嘉年华”、“消夏狂欢节”、“金秋烧烤季”、“法国风情节”以及大型歌舞表演《传奇鸡公山》,又为景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010年全年景区的游客人数也没能达到15万,但今年截至9月1日我们游客数量已经突破30万人次,全年突破40万应该问题不大。”许惠临充满信心地说,“对于鸡公山而言,文化内涵才是景区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换句话说,深厚文化比景区本身更值钱。”
张春香说,鸡公山景区开发为信阳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未来信阳的南湾湖、波尔登森林公园、灵山等景区景点都有可能在这种融合中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