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潍柴动力企业文化体系内涵解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23:04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宣伟

   10月20日,是潍柴成立65周年纪念日。在这一特殊时刻,潍柴动力被授予了“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潍柴动力始终坚持“文化兴企、文化育人”的道路,秉承“文化引领,战略驱动、主动融合、打造特色,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理念,用文化统领发展,用文化统一言行,实现了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双丰收。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自主创新典范企业”、“全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多项荣誉。

   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潍柴动力逐步培育了执行力文化、激情文化、用户导向文化、融合文化、感恩文化,由此形成了独具潍柴特色的“动力文化”体系。正是在“动力文化”的统领下,潍柴动力从单一的发动机企业,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内涵一:以“约法三章”为标志,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文化。

   激情是创业的灵魂,是不断激励员工奋进的动力。从1998年的改革,到 2004年股份制改造在香港成功上市,到2007年战略重组湘火炬;从搭建国际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到跨国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都展现出潍柴人激情创业的风貌。

   在这一过程中,潍柴动力保持了强大的执行力,逐步形成了“干就负责,做就到位”的执行力文化,提炼出了“执行力文化”的四项原则,作为工作标准在全公司推广沿承。并且在不同时期,公司向全体领导干部提出了“约法三章”、“四项承诺”、“四提倡、四反对”、“六项准则”、“五做五不做”、“八不用”等一系列行为规范,成为各级管理团队共同遵守的准则。

   内涵二:以“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为标志,形成了内外兼具的用户导向文化。

   用户满意是企业一切行为的目标。企业必须用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不断满足市场终端用户的需求。在企业经营中,善待用户,关爱用户,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切实为用户提供超值服务。

   与此同时,把“用户满意”的理念延伸至企业内部,将内部管理客户化。在企业各部门、各工序之间,树立起内部用户的理念,通过不断提升内部用户的满意度,最终达到提高外部用户满意度的目标。

   在用户导向文化引领下,他们实施了WOS项目,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持续改进体系。通过加强精益管理,不断提升生产制造、质量服务、采购物流等全方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为内外部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内外兼具的用户导向文化,开创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新局面。

   内涵三:以“包容、沟通、责任”理念为标志,形成了集团融合文化。

   2005年8月,潍柴动力对湘火炬实施了战略重组,旗下拥有了由陕西重汽、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株洲火花塞、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等40多家优质企业组成的子公司群。重组后,如何促进不同企业间的文化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公司在2007年提出了以“包容、沟通、责任”为核心的融合文化理念。

   一是用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潍柴动力以及各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地域性差异。他们从不把一个公司的文化强加给另一个公司,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胸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融合。潍柴动力的激情文化、法士特的执行力文化、陕重汽的德文化,都是集团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用沟通达成集团统一目标。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是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在沟通中求同存异、高度协同,用沟通统一员工的言行、价值观,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用责任助推集团持续发展。潍柴价值观的核心是“责任为本”。公司倡导员工立足企业平台做贡献,与渠道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展,对社会努力践行大企业的责任等等。

   内涵四:以“感恩”理念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

   只有企业对员工感恩,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才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只有员工对企业感恩,才能激发无穷的工作激情和强大的责任意识。同时,对社会、对客户、对合作伙伴的感恩,可以引导全员认识到社会、客户、合作伙伴等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我们通过“感恩年”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感恩氛围,突出了“感恩企业、感恩员工、感恩客户、感恩社会”的主题,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激情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用户导向文化提升追求卓越的动力,融合文化促进战略协同的动力,感恩文化凝聚和谐发展的动力,它们共同组成了潍柴特有的“动力文化”。

   总结潍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

   借鉴一:管理者必须做践行企业文化的表率。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提炼和升华,管理者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经营管理团队必须率先垂范,使管理者的价值追求变成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从而真正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借鉴二: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高度协调。战略决定命运,文化决定成败。战略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潍柴动力的“包容、沟通、责任”文化,就是伴随着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战略模式应运而生的。这种独具潍柴特色的融合文化,在今后企业进行重组并购、业务整合、协同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借鉴三: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好传承,“责任为本”就是潍柴动力的核心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是它的外延却可以随着企业发展和战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最终形成内涵不断丰富、具有时代鲜明特色、体现潍柴人精神的动力文化体系。

  延伸

  潍柴动力企业文化是怎样落地的?

   “文化之道,重在执行”。为全面落实“同心、包容、沟通、责任”的新集团文化理念,以集团文化咨询项目开展为契机,以变“文化提升”为“文化落地”,变“文化特色”为“文化融合”,变“文化交流”为“文化认同”,变“文化约束”为“文化支持”作为目标,全面做好集团文化宣贯和落实,集团加强文化推广和落地,主要做法如下:

   做法一:制定规划

   专门组织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题工作小组,在充分调研企业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了潍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纲要以“一元为主、多元发展、阶段建设、注重实效、以人为本、人企共进、领导带头、指导实践、秉承借鉴、改革创新”为原则,分解确定公司、分子公司、部门、员工的重点工作目标,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把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因子进行修正、更改或剔除,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服务于组织战略,顺利高效地实现企业愿景。

   做法二:完善组织

   一是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集团执行总裁任会长,设集团企业文化办公室,统筹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会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和交流活动。如开展企业文化现场会、邀请企业文化专家做报告。二是在各子公司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各子公司负责人任组长,由企业文化专员具体组织做好所在单位企业文化思想的落地、宣贯、推广、维护和提升工作以及举办企业文化活动。

   做法三:建立制度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制度,明确集团文化开展方法。为保证文化落地,坚持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对行为的硬性固化作用,把企业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广大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为。制定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了软指标不软,加强了文化的执行力度。

   做法四:搭建平台

   创办潍柴动力《企业文化》杂志,开辟“我眼中的企业文化”专栏,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理论研究,重视企业文化载体建设,成功举办了潍柴动力首届文艺汇演。同时,还组织了潍柴动力首届劳模事迹报告会。

   做法五:开展培训

   为确保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加大了企业文化培训和文化交流的力度,将企业文化培训纳入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安排专人、专项资金组织实施。

   做法六:感恩与责任

   企业一直十分热心于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近几年,在教育事业方面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还在潍坊3所中学设立了“奖学金”,先后在山东等地捐建了三所潍柴动力希望小学。在文体事业方面,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成立“奥运服务队”服务奥运、赞助十一届全运会等。在帮扶救困方面,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组织设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成立“应急爱心血库”等,彰显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