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沪深两市851家公司超1500亿资金深陷担保逾期风险急剧上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23:47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劳佳迪 制图 任萍

  卖豪车、抛房产,温州游资的退潮算得上断腕求生。但与“船小掉头快”的民间金融生态判然不同,一个牵扯诸多上市公司在内的风险怪圈正在缓慢发酵,其可能释放的破坏能量已成为先明之士的深切担忧。

  除了委托贷款这一直接介入形式带来的展期、违约风险外,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高烧热度也即将面临当头棒喝。

  据统计,今年6月以前,沪、深两市共有845家上市公司拿出1224亿元为关联或无关联的公司进行担保,7月以后担保规模猛增300亿元。近两个交易日,在沪市发布对外担保公告的企业,又添宁波海运、湘电股份、紫金矿业等6家。

  尽管有啤酒花、新疆德隆、棱光实业、猴王股份等众多前车之鉴,竞相栽入的上市公司似乎并未意识到危险临近:一旦被担保方的资金链条崩断,公司财务也将举步维艰。

  怪状之一对外担保数字“顶风”增加

  温州企业因债务危机而频频涌现的“跑路”事件,显然未能吓退笼罩于逾期风险下的上市公司。19日,沪市就新添了5家涉及对外担保事项的上市公司,包括湘电股份、新农开发、新太科技、紫金矿业、旗滨集团;20日,又增加了宁波海运。

  记者统计发现,截止2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0月以来发布的对外担保公告,已经多达近50家,而10月的交易日中还要扣除7个休假日。其中,宁波海运担保金额8000万元,湘电股份担保金额1000万元,新农开发担保金额4000万元,新太科技担保金额1.86亿元,紫金矿业担保金额1亿元,旗滨集团1.7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家新添上市公司账面上大多有着“对外担保史”。比如新农开发累计对外担保额度就达到了5.1亿元,宁波海运累计担保额度也有3.87亿元,紫金矿业对外担保金额则累计为4.27亿元。

  记者注意到,如果与深市恒逸石化相比,这6家沪市上市公司的担保额度还都不算高。据悉,恒逸石化近期公布的两笔担保资金合计14.935亿元,约占到恒逸石化62.67亿元净资产的23.83%,其累计对外担保余额更是高达31.834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竟超过50%。

  其中,恒逸石化全资子公司浙江恒逸为其香港子公司香港天逸向银行申请5000万 (约3.185亿元人民币)美元融资业务提供担保,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浙江逸盛则为公司下属子公司恒逸己内酰胺向银行申请117500万元贷款业务提供担保。

  而在深市,19日一个交易日内,也有三变科技、荣信股份和贵州百灵三家上市公司发布对外担保公告。特别显得“顶风作案”的是,三变科技是与浙江省三门浦东电工电器有限公司、浙江省三门县康宁化工有限公司、三门县华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杨光奎、徐世哲、卢旭日等共同为三门县三变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中国农业银行三门支行申请办理授信额度为4000万元的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怪状之二多数担保行为系出“同宗”

  从近期发布的对外担保公告来看,担保行为大多数是发生在关联企业中,担保方往往是被担保方的同系公司。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总额中,关联方担保所占比重较大,母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担保现象相当严重,担保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如新农开发(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为控股子公司阿拉尔新农棉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4000万元贷款的全额担保,担保期限为一年。尽管公司董事会强调“新农棉浆公司此项贷款是生产经营所需,符合其经营发展的要求”,记者注意到,本次担保协议正式签署后,新农开发累计对外担保已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1.39%。

  再比如紫金矿业公告称,公司持有70%股权的子公司紫金银辉黄金冶炼有限公司也是为旗下全资子公司洛宁华泰提供1亿元贷款的全额担保,期限长达3年;拿到新太科技1.86亿元贷款担保的广州高新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也是其全资子公司;获得旗滨集团1.79亿元贷款担保的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同样与集团是控股关系。

  而宁波海运则在一年间为母公司海运集团两度提供担保。 2010年7月14日,公司对宁波海运集团向招商银行司宁波中山支行最高额6000万元银行授信担保,于2011年7月13日履行完毕。 10月18日,公司立刻又为集团最高额8000万元银行授信提供担保。根据公司2008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为宁波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银行贷款进行担保的议案》,公司累计将为集团提供总额在4.3亿元以内的银行贷款进行担保。

  而这种盘根错节的关联担保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上市公司的1180件对外担保中,就有770件是为大股东或关联方企业,占所有担保事件的比重高达65.3%。

  关联担保亦有积极面

  “关联担保本身是有积极面的,理论上,集团内部公司之间联系紧密使关联公司双方彼此了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低,降低了寻找外部公司为自己的借款提供担保产生的交易成本。 ”昨日,一位上市公司资深财务人士对记者分析。

  但他也表示,由于被担保方恶意贷款、滥用银行资金,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便陷入诉讼之中,并因连带责任不得不代为清偿银行贷款,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因此成为大股东恶意圈钱的交易手段。

  “在现实中,最麻烦的问题不是管理者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冲突,而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不一致。 ”上述人士解释道,有些控股股东通过各种地下通道从上市公司中转移资产和利润,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其中,关联担保就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 ”

  对于为控股集团提供担保,他更坦言,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为了达到上市融资公司一系列指标要求,最核心业务和最优质的资产一般都剥离给了上市公司,留在国有企业的都是盈利能力弱、质量差的资产,需要反过来再从上市公司身上输血才能生存下去。在他看来,上市公司与原公司或企业之间天然的“母子”关系使得“母子”之间的相互担保、筹资、关联交易十分普遍。

  记者了解到,2004年啤酒花、新疆德隆等多家上市公司曾因大量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而遭受巨额损失。 2005年底,经主管部门大力整治后,为大股东担保现象一度大大减少,但随着金融危机阴云的久未消散,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卷土重来。

  担保逾期风险应受监管

  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隐性逻辑之所以存在,与国内目前对违规担保的责任人缺乏法律惩戒条款和应有的处罚力度息息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问题,证监会无法界定责任者,只能处罚上市公司,而真正的违规者控股股东却逍遥法外。

  同时缺乏控股股东侵害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致使我国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处罚力度与可能造成国家和股民数十亿元的损失而言太轻,不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而为集团旗下关联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又令上市公司曝露于连环风险链条之中,某家公司的个别风险也将扩散成一个“系”的风险。有建议表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应当有正当的、严格的程序,防止公司董事、经理滥用公司权力而损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部门又缺乏对担保贷款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过度迷信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必须加强金融机构的信贷内控机制建设,形成调查、审查、检查之间的有效制约;同时,除银行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加强监管协作外,各银行之间、银行与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之间也应该加强信息的交流。

  事实上,温州债务危机导致的“跑路”事件,已经造成一些逾期的担保事件的发生。 2011年5月6日,太工天成公告披露,公司逾期担保9300万元,即公司的对外担保全部面临未按时归还的状况。

  8月13日,美利纸业也曾公告,公司为东盛科技提供担保5820万元,为其子公司东盛医药提供担保7495万元,两项担保合计13315万元,已全部逾期。目前公司逾期担保总额为2.34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