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业绩背后藏隐忧(热点透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00:5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近期,A股市场进入到三季报披露阶段。尽管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三季报并不难看,但却迟迟未能掀起A股市场的三季报行情。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三季报的“同比”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目前以及未来所面对的生存环境,而准备金新政的风险将在未来逐步体现
业绩变脸埋地雷
截至10月20日,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统计,沪深两市共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11年三季报,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三成。
在已经披露三季报的239家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的公司有170家,9家扭亏为盈,合计占比74.9%。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的公司有74家,占比30.96%。239家公司平均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25.28%;平均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35.37%。
同时,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1063家上市企业披露了业绩快报,其中业绩预喜的(预增、扭亏、略增、续盈)有767家,占比逾七成。
然而,在靓丽的业绩报告背后,也掺杂了不少水分。其中,10月以来,已有40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剔除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业绩向下修正的公司达29家,占“变脸”公司数量的72.5%。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指出,“受宏观调控影响,去年第三季度是利润增长的低点,较第二季度下滑较多。因此,基数效应也将支撑第三季度业绩增长。”这意味着今年第三季度的靓丽业绩报更多是基于去年较低的基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当前企业生存状况。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历史经验,三季报披露前期都是业绩比较确定、甚至业绩比较好的企业。而从已经披露的业绩报告来看,出现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这意味着今年的三季报可能有点冷。同时,当前整个市场环境并不理想,要依靠三季报促成大规模的市场行情可能性很低。
房企库存压力大
受通货膨胀影响,物价高企也使得企业成本压力随之上升。
对此,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中报反映成本压力传导较为顺畅,第三季度物价同比增速高位缓慢回落,结合库存压力不大,价格回落不会带来毛利率的快速下滑。
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则认为,存货价值变动、坏账准备增加等因素导致第二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的快速上升,这一关系可能将在第三季度表现得更为明显。
同时,东北证券在业绩报告中指出,全部A股(非ST)在剔除金融板块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后的存货与资产比出现快速上升,这一比值在中期报告中已经超过19.0%,并创出近年来新高,表明当前的存货压力有所提升。从存货与营业收入比看,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动规律,今年中期的存货与营业收入比同样出现季节性回落,但是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这一比值,从需求角度看,当前的存货压力同去年同期相比依然较大。在存货中,房地产行业占比较高,房地产存货同比增速仍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环比仍然是逐季正增长,房地产行业存货压力较大,但主动去库存的动机并不明显。
四季报更加严峻
尽管三季报业绩亮点并不多,但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热点匮乏的情况下,三季报仍然是投资的主线。
沈正阳认为,从物价与行业毛利之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看,在物价上涨的前期尤其是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首先推升上游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下游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在物价普遍上涨后,整体毛利率均得到提升。在物价回落过程中,原材料价格回落导致上游毛利率下行,以及中游毛利率的企稳上升,而下游在物价刚性作用下仍能保持较高毛利率。因此,上游采掘、化工等行业毛利率出现下滑;中游制造业除了交运设备外,毛利率出现上升;下游消费、服务行业中除了纺织服务外,毛利率保持稳中有升。
而对于紧缩政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张忆东认为,随着调控进一步加力,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恶化,需求会出现大幅下滑,物价快速下跌。但是,由于央行出台的存款准备金缴款基数扩大政策在10月份以后影响更大,因此,张忆东认为,这一风险如果爆发,也将体现在第四季度业绩中,对第三季度业绩冲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