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生加银北迁折射深圳之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2: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艳伟

  连续四年亏损下,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北迁。不过,由于民生加银建司当时曾获得深圳市政府800万元落户奖励,因而此次搬迁亦未整体搬走,注册地依然在深圳,北迁的仅是投研和市场两大核心部门。

  对于一家经营不利的小型基金公司,这样的大动作势必带来公司动荡,不过,暂时失去的也许只是人和,又或许能依靠新的地利站稳脚跟。

  而对于区域基金业的发展而言,民生加银北迁,是对深圳这一“基金之都”行业整体规模、实力的又一次削弱。未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仍将是内地公募基金行业的三大主要“根据地”,但在数家公司整体或者核心业务北上之后,三地竞争的“天平”已经向北偏移。

  深圳公司北迁成潮

  这并非深圳基金公司第一次北迁,早在数年前,长盛和银华两家基金公司就将总部整体搬迁至北京,而当时这两家公司的北迁都曾或多或少地引发了内部员工的流失。毕竟,要到一个新的城市去工作和生活,并非每个员工都能下此决心。

  而为了避免这种大搬迁给公司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后来者选择了一个看似更折中的办法,即部分部门搬迁,如招商基金就在去年将固定收益团队搬至北京,再如此次民生加银将市场部和投研部迁往北京。但这仍然会带来相关部门的员工流失,招商基金当时就有个别债券基金经理因此跳槽,而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原研究总监陈东和两名研究员也因此而先后出走。

  更为稳妥的做法或许是允许员工异地办公。如今,博时、诺安、国投瑞银等基金公司,对于核心部门人才,均允许异地办公,并且异地分公司的核心部门也渐成气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以一个小团队的形式在“战斗”。

  但对于民生加银这样一家资产管理规模落后、又连年亏损的小公司来说,即使是部分搬迁,带来的阵痛也是很大的。民生加银公司网站显示,目前公司需要招聘的人员,既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也包括部门总监,如市场总监、渠道总监、投资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和交易总监等等,更包括普通的基金经理。显然,民生加银的人才状况只能用极度匮乏来形容了。

  不过,公司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渠道销售人员目前暂时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流失,或许是因为销售人员本来就经常在外出差,受部门搬迁的影响不大。

  股东渠道或将助力

  将投研和市场部门迁往北京,民生加银短期内势必要继续承受变化带来的阵痛,但是长期来看也未必不利。可以预见的新变化是,大股东民生银行将成为公司得力的销售渠道。

  有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坦言,在前任董事长杨东任期内,民生银行在公司基金销售方面一直没有很大帮助,如公司最早于2009年发行的民生加银品牌蓝筹和增强收益两只基金,首募规模分别仅27.19亿份和15.90亿份,去年发行的两只基金民生加银精选和稳健成长,则分别只募得24.75亿份和7.76亿份,与同期发行的基金相比,这些成绩都不突出,且内部人士曾对记者透露,民生银行并没有像其他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股东一样对子公司销售的基金格外照顾。

  而在公司投研和市场部门搬到北京后,新的办公地点和民生银行总行在一起,双方的沟通会更方便,内部人士认为,至少以后民生银行这一渠道应该是不成问题了,这一点变化,从公司目前在发新基金民生加银景气行业的发行成绩上,或许就会看到改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