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潘永和: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的体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15:06 来源: 财政部网站

  江苏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潘永和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今年8月25日至29日,我到沭阳县湖东镇进行了5天的驻点调研,先后到章庄村、湖东居委会、镇财政所开展调研,走访农户和居民,分别召开了由老党员和农民代表、社区代表、乡镇干部和财政所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参观了社区幼儿园、农民工返乡创业点、乡镇市场、村办企业,到田头与农技员、农民一起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湖东镇位于沭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耕地6.3万亩,共有74个村民小组、8463户人家,农民人均纯收入4670元,在沭阳县属于较为落后的镇。

  调研期间,我们吃住在农家,与群众聊天、拉家常,还一起到田间地头。群众把我们当亲人当朋友,和我们说心里话,点点滴滴,都包含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我们深受触动,体会颇多。

   农村变化翻天覆地,群众真心拥护党的政策

  调研期间,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党的政策、赞扬党的政策、感谢党的政策,感受最深的苏北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到沭阳县以后直接赶赴湖东镇章庄村。令我欣慰的是,虽然湖东镇在沭阳县较为偏远和落后,但是公路依然修到了每个行政村,汽车径直开到了我们住的村民章仲杰家门口。村支书说,现在农村的路很好了,经过前几年省里搞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现在所有行政村都通水泥路了,而且镇里正在做镇到村通公交车的工作,以后农民出行更方便了。章仲杰今年54岁,在村里办了一个草厂,帮造纸厂收购加工作为生产用原材料的秸秆,每年收入十几万元。老章介绍说,像他家这种情况,在村里很普遍,都是一边种地,一边再搞点副业,现在种地不要交税,还能拿到国家补贴,日子过得很舒心,党的政策好啊。我看到老章家里买了热水器、空调、冰箱、洗衣机,家里装修得简洁明快,还可以用电脑上网。

  我们在老章家里安顿下来以后,先后走访了几户农家,情况和老章家里很相似。晚上我在老章家里开了一个农民代表座谈会,和农民群众一起拉家常,群众反映最热烈的还是党的政策好,现在在农村种地有补贴,喝水有自来水,出行有水泥路,房子越盖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日子很红火。村里的会计老武介绍说,他1997年起就在村里当会计,亲历了从上门挨户收农业税,到取消农业税,再到发放各种涉农补贴的整个过程,对党的惠农政策感触最直接、体会最深刻。

  我们在湖东镇的湖东社区走访调研时了解到,湖东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大部分住户还都是有土地的农民,但同时也有自己的副业,主要是搞一些“三来一加”项目、门窗加工、农产品加工之类的项目,我们走访的王美明家,搞豆制品加工,雇了5个人,年收入近二十万,还有3亩土地,自己还在种。我们了解到这个集中居住区共有住房1200多套,可入住居民6000余人,幼儿园、超市、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基本都有,一个小城镇已经显出了雏形。

  我从小也在农村长大,工作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村比较了解,对苏北农村近年来取得的巨大变化,我深感只要党的政策好,群众就会拥护我们,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永远不会动摇。

  群众奔小康愿望强烈,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调研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满足基本生活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奔小康、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有着强烈愿望,而与这些愿望相比,苏北农村的改革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我们调研的章庄村电灌站修建于1968年,设备早已陈旧,无钱维修保养,村里三分之一水田灌不到水。同时村里的农田水渠没有硬化,渗水严重。农桥建设滞后,一些农桥成为危桥,影响生产,影响安全。此外,农村公路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是自然村的道路和机耕道条件较差,影响农村机械化生产和商贸流通发展。二是居住环境有待优化,生活配套设施有待健全。我们调研的湖东居委会是较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但是没有规划排水设施,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去,影响生产生活。同时,不管是在社区还是村庄,每天只能限时供应自来水,而且水质较差,水价偏高。此外,农民集中居住区在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上还有待健全。三是农民创业激情很高,但需要引导和帮扶。整体来看,农民收入渠道比以前明显增加,收入也大大提高。但是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从打工到创业的过程没有完成,已经创业的农民缺技术,市场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且创业项目大部分规模小,还停留在作坊式阶段。引导和帮扶农民创业的政策亟待完善。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发展与城市尚有很大差距。我们调研的社区幼儿园,硬件基本符合需求,但是具备相关资质的师资力量奇缺。流通市场发展不充分,整个湖东镇没有一个室内农贸市场。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影响社会稳定。五是乡镇财政建设仍需加强。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乡镇财政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指导,强化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调研发现,苏北乡镇财政所资金监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另外就是干部队伍人员整体上老化,学历较低,加强基层财政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顺应群众所思所想,调整完善“三农”政策措施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矛盾问题,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对相关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财政支农惠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交通道路、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深入支持实施农村实事工程,以小农水重点县、农村河道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为重点,支持农村水利发展。继续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支持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合作联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落实好支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创新重点,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大力支持农民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出台和完善更为优惠的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农民增收。培育创业大户,发挥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以一人创业带动一村发展。加强对农民创业的帮扶和引导,支持农民创业项目尽快成长壮大。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市场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四是突破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由于自然村落分布零散,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可以考虑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农民集中居住,及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