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国经济结构明显改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17:20 来源: 财新网【财新网】(记者 王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有显著进展。他预计,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约为4%。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这样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周小川说。从中国国际收支近30年的走势来看,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最近十年。十年间,中国贸易顺差显著提升,外商直接投资(FDI)十分强劲。
周小川表示,国际收支的一些主要项目,如收益项下对外投资的债券及分红的收益增长较快;对外承包工程和其它劳务收入项目也增长较快。“这些变化值得深入分析。”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一个突出特点是FDI增长较快。可能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一是全球流动性相当充裕;二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不佳,投资回报存疑。更多的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得到FDI的量比较多,FDI今年会比较强劲。
因此,从国际收支总平衡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总和来看,中国今年国际收支的总顺差较大,周小川表示。
中国经常项目对GDP之比,2007年、2008年达到最高峰,在10%左右,随后有所降低,到2010年下降到5.2%。2011年上半年下降至2.8%。从2011年全年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对GDP之比会比去年又有明显下降,约为4%,他预计。
周小川还表示,中国产能已经明显开始在制造业减速。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已经不像过去大量集中在制造业,而是集中在建筑业和服务业。在新增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例如在“四万亿”刺激计划之中,基本上没有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而从金融业的贷款来讲,新增贷款总额中,现在银行对加工业的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已经是“一位数”,不像过去占比一半或更多。相反,当前大量贷款发放给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服务业等行业。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过去在中国形成了大量的制造业产能,而后面向出口。但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投资于服务业的已经将近百分之五十。
“这也是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表明我们的产能布局在各领域发生变化,”周小川说。随着这种变化,中国的国际收支会更加健康和平衡。而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表明制造业在发生转变。
但周小川也强调,将中国经济置身于全球的大环境中,各国调整的速度还存在相对比较的因素。“最后会决定于结构调整的效果是否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同时也引出了一个题目,就是政策如何进一步优化。”
鉴于时间有限,周小川展开国际收支走势与宏观政策相互关联的话题,但提出人民币“走出去”的时机问题。从资源的分布来看,有可能更多地将外汇转向民间。“所谓‘藏汇于民’,并非百姓把外汇藏到自己手里,而是他们自行决定运用到包括投资在内的渠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