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遭“病毒”攻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赵民望
不知道是否有天堂,来到人世间仅仅两年的小悦悦,前往花季的路途被两辆大车截断,生命在无情与冷漠中终止。即便我们有无限的抱憾,也无力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即便我们有着深切的悲痛,也必须承受良知的考问——和谐社会一直挂在嘴上,财富人生的图画清晰可见,然而我们却把良心丢了!
麻木不仁导演的人间悲剧,在小悦悦弥留之际进入高潮,一个脆弱小生命的离去,犹如一枚钢针深深地插入心脏。人们之所以寝食难安,是因为小悦悦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发事件。“见死不救”的一幕频频出现:公车撞人后拖压至死,急症病人死于医院急诊室的外面,扶助老年人甚至需要自证清白。
事实上,小悦悦之悲剧一直在重演,只不过经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利益至上必然诞生苦果。现在,小悦悦将她自己生命凝聚的光束,投照在我们的心灵上空。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看到了阴暗在如何大肆吞噬我们自豪不已的所谓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我们应当感谢小悦悦,她以自己的小小躯体触发了中国良知“病毒攻心”的警报,这或将唤醒早已麻木的社会肌体。
小悦悦之死所产生的社会阵痛在发酵,公众需要反思,包括小悦悦父母在内的所有父母同样需要反省,主导社会发展的政府更应当检讨: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是否行使了自己应当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何依然是口号?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就“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
虽然不能因为“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从而否定所有人的道德与良知。但是,18个人无一例外所表现出的冷漠所折射出的影像,依然超越了任何恐怖袭击的惨状。问题是,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不难,谴责“见死不救”很容易陷入道德审判的怪圈循环。更何况,一种摧毁心灵根基的打击正呈现普遍性趋势。很显然,执政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的反映。尤其是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政府的错位、失职就是这种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类似社会问题上,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此追索,不难看到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状态的弥漫。以财富分配两极化、官员腐败风气盛行为代表的不良风气所营造出的是:不顾诚信、不讲规则、强者通吃这样一种生存逻辑;尽管公众依赖的是一个强势政府,社会底层民众却无法获得基本的安全感。面对教育、福利等资源上的分配不公,民众的社会生存法则里,自然出现以求“自我保全”的鸵鸟。
当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我们还有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那一天吗?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道德重塑、社会伦理秩序建设或重于泰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