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工商联做足巧实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其他社会职务可有可无,无论如何一定要再次争当工商联副主席,有所作为,有位有为。”正值遵义市工商联换届之际,遵义市工商联副主席、遵义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由衷地告诉记者,加入工商联这几年来,越发了解市工商联所做的工作,就越愿意参与其中,越离不开工商联了,是工商联给了民营企业家提升自我、助推企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近年来,在外界对工商联的职能作用等工作性质了解并不全面的情况下,遵义市工商联却凭借做足巧实力,在参政议政中彰显作用、经济建设中彰显活力、光彩事业中彰显大爱、社会组织中彰显力量、创新工作中彰显实力,散发出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采访中记者发现,众多非公经济人士对工商联的情感和马建很相似,即从被动了解到主动融入,不愿离开。
参政议政中彰显作用
深入基层会员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是遵义市工商联近年来参政议政的重要抓手。据了解,近5年来遵义市工商联共撰写调研报告29篇、《非公人士思想动态》15期,其中《加强中药材种植及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关于促进全市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大诚信政府和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诚信遵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研报告》、《遵义民营企业发展与管理资源问题调研报告》等调研为该市党政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据统计,2006年以来,该市非公经济人士任各级人大职务的有189人,任各级政协职务的有468人,担任各级工商联职务的有1083人,还有50人担任市、县政府部门特邀监督员职务。近年来,共提交政
协团体提案46件,从2008起,每年都有2件以上提案被列入市领导领衔督办。如:环境建设、驾驶培训、物流产业、食品安全、非公融资、物业管理等一些事关民生、社会反映强烈的提案,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广大会员还充分运用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治身份向省、市、县(区、市)人大、政协提交个人提案和建议案达400余件。
经济建设中彰显活力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遵义市非公经济总量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2.5倍,达394.86亿元,年均增长25.84%,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43.5%,提高9.5个百分点;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33878户,年均增长10.42%,注册资金达到36.59亿元,年均增长23.43%;私营企业增加了2.1倍,达13866户,年均增长19.19%,注册资金增长近5倍,达
432.15亿元,年均增长41.65%;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1.97万人,吸纳了新增就业的80%以上。
立足创新服务内容、形式,着眼为非公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搭建平台,是近年来遵义市工商联一直所坚持的。遵义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莲娜告诉记者,但凡节庆日,就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寄贺卡、发短信、致电慰问等形式,向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传达党委、政府对非公人士的关怀;通过与市司法、金融、税务、民政、工商、规划、环保等部门合作,建立交流对话机制,加强了市直有关部门与非公企业及非公经济人士的沟通、了解,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政务环境的不断改善。近5年来,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达300余起。此外,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的优势,先后与广东工商联、四川贵州商会等4家
省、市级工商联(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佛山、四川成都、广安等14家工商联(商会)建立了友好关系,通过商会引进投资近400亿元。特别是2009年对接广东商业联合会,在遵义建立了遵义(广东)工业园,与广东、福建、浙江、重庆、四川等地商会对接,吸引客商到遵投资兴业。
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则提升了会员企业人员素质、开阔了视野,一大批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家、学习型员工不断涌现。主动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并充分发挥遵义仲裁委员会和市工商联所聘请的常年法律顾问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咨询、企业维权、劳动纠纷非诉调解等维权服务。并与市人社局、市工会等建劳务纠纷三方协调机制,帮助会员企业解决法律问题、劳资纠
纷、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几年来,市县两级工商联组织为广大会员协调解决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投诉400余起,其中,市工商联为会员协调解决200余起。
光彩事业中彰显大爱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自然灾害多发,在大灾大难面前,企业家们主动捐款捐物、出人出力,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遵义市工商联系统为受灾地区和灾民捐款捐物累计达6000多万元。全市广大非公人士累计捐资助学达4亿多元,援建学校8所,帮助5903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累计捐款捐物近500万元,帮助近2000农户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在组织开展的“百企联百村”活动中,落实联系帮扶项目11个、3.4亿元。
社会组织中彰显力量
进一步加强了对县(区、市)工商联工作的指导是近年来遵义市工商联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指导,帮助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争取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明确了以吸收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团体作为重点,不断把一批个人素质高、企业发展优、社会评价好、行业代表性强的非公经济人士和团体吸纳到组织中来。截至2011年6月,全市会员总数为12141个,其中企业会员1430个,团体会员232个,个人会员10479个。尤其在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到目前为止,共组建市直属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8家,其他基层行业商(协)会31家。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商(协)会的管理,指导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组织开展好活动,为会员做好服务,达到共同发展、“抱团”发展的目的。
与此同时,先后建立健全了各
级工商联对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推荐制度,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活动制度、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政府重大经济决策意见征询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工商联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建立健全了民营经济纠纷仲裁机制、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为推进全市非公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还建立健全了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述职评议制度、机关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等。2008年,遵义市工商联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率先开展了企业家副主席述职评议工作,3年来坚持述职、认真评议,增强了企业家副主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遵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袁益民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市工商联把抓非公党建作为工作重点、作为一项创新内容,不断开创非公党建工作新局面。针对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少、党组织覆盖面小、党组织作用不力等问题,建立了全市非公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几年来,通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等系列党内制度,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从2007年的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组织154个发展到现在的党组织256个、党员人数达4735人。
与此同时,树立工商联(商会)组织形象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与多家电视台和报社合作,先后策划了多次宣传报道,广泛宣传非公企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共在各类媒体刊播有关信息230余篇(条),较深刻地树立了非公企业家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良好形象。几年来共编辑出版《遵义商会》20期,编发工作简报180余期,及时
发布了各类有关非公经济发展的信息,为会员获取信息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大型红歌会等活动,较好地树立遵义市工商联组织及非公人士的良好社会形象。
创新工作中彰显实力
多年来,遵义市工商联一直把党建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参加了对该市道真自治县三桥镇和湄潭县西河乡的党建扶贫工作。每年抽调一名干部参与党建扶贫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扶贫,扶持农业发展、引导科技致富,出资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物资、生活窘境的问题,累计为帮扶乡镇解决困难21个,党建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为政府分忧、帮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采取培训、指导、招聘等方式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几年来,开展大型培训活动近10期,联合举办招聘会近20场次。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解决就业8000人以上。
李莲娜认为,5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工商联作为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一定要服从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紧紧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党和非公经济人士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一定要围绕工作大局,自觉地把工商联工作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当好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一定要服务好非公经济,助推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工商联组织具有强的吸引力。一定要凝聚好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工商联组织队伍,加强组织建设,促进“两个健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一定要勇于创新。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开创工商联工作新局面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