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失与欧债危机 A股不敢说抄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0:10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10月17日,沪深股市迎来了久违的上涨。
多数券商的分析师把当日的上涨原因归结为前不久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四大国有银行之后的政策余威,并认为近期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显示出政府救市的态度。为了给股民一个更加信服的理由,他们把百亿社保资金择机入市的消息也加入了报告当中,最终的结论是:政策底或已显现。
当股民关建(化名)看到这些分析报告时,他今年在A股已经亏了近10万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平时会看一些券商报告以充实投资理念,他也十分相信管理层会在市场恶劣时出台政策来帮助他们这些股民。但这一次,他不再相信了。
17日这天,他将自己在A股账户里剩余的股票忍痛清仓。 尽管在这一天,沪指报2440.40点,涨9.02点,涨幅0.37%;深成指报10513.5点,涨75.23点,涨幅0.72%。
他说,不管涨不涨,都不再炒了。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熊市
股市本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但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一理论似乎变了味儿。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经济增速再好,股市也没有精神。不过,现在的情况好像回到了正常。
事实上,由于受到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劣的影响,全球经济短期内的复苏势头已经停滞,这不仅令国际市场更为复杂,也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外贸发展。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为24.6%,总体数据虽相对较高,但仍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显示出了高位回落趋势。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可逆转,原因不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缺乏,而在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下一步中国要在经济放缓中寻求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除此之外,中国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下的实体经济都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与此相对应的是,年初至今,沪指下跌13.09%,深成指下跌15.61%。
“A股市场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在华泰柏瑞基金投资总监汪晖眼中,目前A股所处的环境要比2005年和2008年差了许多。他认为,2005年市场低迷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不安于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有能力在当时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以扭转市场的悲观情绪。而现在,监管层不可能再有天量资金来刺激经济。
对于市场,大多数投资者似乎更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由于A股和全球股市之间的关联很大,全球经济低迷,A股的信心自然会受到影响,但这样的事实并不能说明A股的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A股的最终弊端不在市场如何,而在于整个制度的建设还没跟上市场的发展。巨型IPO的不断“抽血”、新股发行当中的种种利益弊端、上市公司不务正业、退市机制长期缺失等问题都在腐蚀着成长中的资本市场。“这一切不快速推进,大环境很难有改善。”上述人士称。
不必抄所谓的“底部”
即便如此,股民们仍然希望知道,A股未来数月的趋势是什么?目前A股是否处于底部?
对此,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策略师高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A股市场现在还没有充分反映欧债危机的风险,在今年四季度将仍然处于一个高风险的阶段。
据万得数据显示,10月17日两市合计资金净流出32亿元,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12.45亿元。而在动荡的9月,A股仅有三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入,整体净流出金额高达923.94亿元。
高挺认为,对于经济形势的担忧是造成资金撤离A股的主要原因,目前海外经济走向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A股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持续放缓,周期性板块个股的压力不会缓解,因此强周期板块未来走势不乐观。”
他预计,由于通胀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可能放松的空间,所以沪深两市在四季度将承受巨大的下行空间。他认为,出于安全考虑,投资者应警惕,不必抄所谓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