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新绿”成西部企业全球化路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0:4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落后及低端产业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未受青睐

  本报记者 龚友国 张龙

  欧盟首次在中国探讨建立科技合作机制,“高端”和“绿色”领域无缝对接,积极探索中欧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新契机……本届欧洽会期间,欧盟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主题论坛、中国-欧盟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中欧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合作专题会、中欧商务环境及项目推介会以及650余场中欧企业对接洽谈会,不断凸现着中国西部地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注重发展低碳绿色的产业,是中国和欧盟在未来发展战略上的共同点

   据了解,今年的欧洽会重点突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转移和贸易投资。

  欧洽会期间,来自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电子信息三大领域的300多家中欧企业及机构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的配对洽谈约650余场次,现场签订合同近3000万元人民币,达成意向合作协议金额3亿元人民币,配对成功率达33%,15家欧方企业或机构拟入驻成都高新区。

   “注重发展低碳绿色的产业,是中国和欧盟在未来发展战略上的共同点,中西部在这方面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中欧清洁能源中心咨询和培训部主任江波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对方主要是关注技术类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常年组织推介会的李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法国BVS公司是一家创新型技术公司,研发并销售仿生视觉系统。从去年开始,BVS公司就开始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寻求合作的机会。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BVS公司和四川一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四川的这家企业将会得到仿生视频技术用于发展自身的项目。

  这是一种共赢的结果。无独有偶,成都一家软件公司同样被法国企业看上,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企业,共同在中国做医疗图像软件编辑。

  “这属于高新技术,市场前景比较广阔。”当地企业负责人表示。

  欧盟使团一等参赞魏立国表示,欧盟期待与中国的深入合作,尤其是希望双方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合作往更深层次推进。预计从明年开始,欧盟科技参赞团将就具体的合作项目在中国展开推广工作。

  在欧洲企业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在科技上的投入开始加大。

  江波表示,近年来,欧盟与中国在太阳能、风电能、光热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通过多年合作,中欧双方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机制。

  “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更具备成本和资源优势,这也是欧洲企业到中西部投资的重要原因。”一位参会代表私下里说。

   可以预见,在中欧未来的合作领域里,“科技创新与技术合作”将是一个恒常的关键词

  10月19日,欧洽会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意大利科技参赞易诺晨先生(Plinio Innocenzi)。当提到意大利的时尚产业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时,易参赞“狡黠”地笑了,他说,对于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来说,意大利就是“时尚”的代名词。诚然,意大利时尚行业风头很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意大利科技产业也不落人后。他说,意大利在汽车制造、摩托车制造、卫星通信、高精尖机械制造产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期待能在科技创新领域与中国加深合作。

  “科技创新合作”是本届欧洽会使用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创新研发、商品生产和服务供应链上的一员,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不仅希望看到研究方面的合作,也希望看到更多方面的创新以及研发的延伸,包括研究人员的流动,尤其是我们把欧洲的研究人才引进到中国。”

  可以预见,在中欧未来的合作领域里,“科技创新与技术合作”将是一个恒常的关键词。

   10月20日上午,企业对接洽谈会现场处处洋溢着投资合作的浓浓气氛。对接洽谈会刚刚开始1个多小时,成都邦普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就与瑞士Ionbond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此次欧洽会企业对接会上第一家与欧方企业签约的中国公司。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的项目金额接近14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一家成立于2000年,落户成都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邦普合金希望借助欧洽会的平台,进一步与欧洲企业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邦普合金总经理何泽表示,公司现在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希望能够发展成为全国行业前三的企业。而瑞士Ionbond公司正是表面强化技术的全球引领者。

   中西部企业走出去,将着重建设发展国际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等

  在欧洲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也在“诱惑”着中国企业走出去。

  德国法兰克福莱美两河地区国际投资促进会上海联络处中国地区事务主任罗百韬20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莱美两河地区,已经有450多家中国企业进驻,可用汉语实现所有的B2B服务。

  德国之所以“鼓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去德国,“原因在于当全国GDP往下走时,西部地区的GDP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好于东部企业。”已经在德国投资的一家企业马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那里自然条件优越,税收环境优良,经商环境便利,有丰厚政策和服务,有附加值高、竞争优势明显的项目……”在本次中欧商务环境及项目推介会上,来自瑞典、德国、波兰等欧盟成员国的企业及机构纷纷在发言中“毛遂自荐”,向中方企业迈出国门伸出橄榄枝。

  记者获悉,随着中欧合作的深化,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带着他们先进的科技技术走进中国,希望与中国企业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在以技术合作和创新交流为主要特点的本届欧洽会上,也有不少国内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借助欧洽会的平台,希望“走出去”在更大空间上发展。

  “中西部企业走出去,将着重建设发展国际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等。”本次西博会组委会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本届欧洽会也着力引导中国西部企业及时把握“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增进对欧盟国家投资环境、投资趋势、合作需求的了解。在本届欧洽会上,也不乏中国的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基于欧盟政策支持开拓欧洲市场的例子。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i-RFID Technologies, Inc.)就是其中的一个。

  谈判桌的一边是来自丹麦米斯费尔特企业专家咨询公司的代表徐萍。作为一名多年生活在丹麦的华人,徐萍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跨文化背景,在中国与丹麦、中国与欧洲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合作、互惠的桥梁。她说,“我代表丹麦,却很中国”。而坐在谈判桌另一边的是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廖应成。这一次,他带着西谷曙光自主创新研发的尖端科技技术来到欧洽会寻找去往欧洲大陆的商机。双方洽谈的项目是——西谷曙光公司新一代“传感器传输网络及传感器系统”。通过洽谈,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两家公司表示,尝试将“传感器传输网络及传感器系统”应用于丹麦卫生医疗护理领域。

  此外,据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总裁代伊伶透露,目前,四川已经有一家企业开出70亿元的价格,意收购欧洲某企业的生物医药专利,借专利实现走出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