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日经济数据向好提振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7:24 来源: 金融时报

  袁蓉君

  记者袁蓉君10月24日出炉的中国和日本数据显示,亚洲正在抵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其中,汇丰公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因分项指标新订单和产出双双反弹,发出中国制造业可能会结束自200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收缩期的信号,呈现4个月以来首次扩张。不仅如此,当天日本公布的出口数据也显示出口增速超过了经济学家的预期。当天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预计,将于11月1日公布的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会出现温和加速,高于9月份的51.2。

  受上述利好数据出炉,以及欧洲领导人在周末就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进行磋商的提振,当天亚洲股市和货币汇率均有所上扬。东京时间17时15分,MSCI亚太指数上升2.6%。当天日本股市出现了约两周以来最大升幅,日经225平均股价全日上涨1.9%,收报8843.98日元。上证指数也出现了先抑后扬走势,迎来了过去五个交易日中的首个红盘,全天涨幅2.3%。

  据悉,汇丰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1,创5个月以来最高纪录,自6月份以来首次高于50这一判断扩张还是衰退的分界线。而9月、8月该项数据的终值均为49.9,7月份为49.3。仔细分析可以发现,10月份PMI初值站上50主要归功于分项指标新订单和产出的加速,新出口订单也在经历了9月份的收缩之后有所反弹。与此同时,工厂价格压力得到缓解,投入价格指标从9月份的58.8下降至54.3。而据日本财务省当天公布的数据,因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需求增加,9月份日本商品出口同比增长2.4%,高于此前彭博资讯社对26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1%,略低于8月增速2.8%。当月进口则同比增长12.1%,为连续第21个月上升。

  曾就职于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明富环球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只要欧洲和美国增长很疲弱但又不陷入彻底的衰退,亚洲整体和更大型的、以内需推动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就会经受住冲击。“今天的PMI数据只是突出了中国的工业领域在抵御全球放缓方面做得有多好。”

  鲁比尼全球经济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鲁比尼当天在雅加达表示,新兴市场是强劲和具有弹性的。他还说,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经济衰退的几率为50%。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则表示,10月份汇丰PMI初值反弹至扩张的景气区间,预示制造业四季度开局良好。同时,分项指标显示产成品价格增长趋于稳定而投入品价格增长放缓。“总体而言这些数据再次确认了我们的观点,即中国经济并无‘硬着陆’之忧。”

  常健也继续坚持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的基本情形预测,预计2012年GDP同比增速将由2011年的9.1%放缓至8.4%。他说,日前发布的9月份数据令巴克莱资本对四季度GDP增长8.3%的预测值存在上行风险,也有助于平衡可能的外需走软带来的下行风险。不过,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补充道,从钢铁、航运、汽车订单以及住房销售数据来判断,目前还不能确认中国经济下行周期已经结束。

  尽管汇丰的中国制造业PMI自7月份起就跌至50以下,但官方制造业PMI自2009年2月份以来从未低于50。分析师认为,两个PMI数据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官方PMI的主要调查样本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汇丰PMI的主要样本取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当前货币紧缩的环境下正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压力。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表示,如果官方PMI的轨迹与汇丰PMI一致,中国政府出台任何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希望更加渺茫。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常健也坚持认为,目前中国GDP增长与通胀复杂交织的局面不大可能导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政策姿态转向或大范围的放松,已经开始的、正在进行中的选择性放松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融资支持。他预计,将于11月1日公布的10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会出现温和加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