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1: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国土资源部昨天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国土资源领域的违法形势。总体而言,形势依然严峻,土地违法的势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抑制。
统计显示,1~9月,全国发生违法用地行为3.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4.6万亩,同比分别上升4.1%、10.8%。单从这些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土地违法案件还在不断上升,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总量较大。其中,上半年发生的违法用地2.3万件,第三季度则高达1.4万件。国土部门表态,第四季度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形势十分严峻,局部地区违法反弹压力增大。
记得今年7月,在上半年的土地违法数据公布之后,国土资源部、监察部曾联合公布首次土地问责的结果。结果显示,73个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受到纪律处分,24个市县政府负责人受到组织处理。这表明,在包括严厉问责官员的种种举措之下,很遗憾,土地违法案件依旧继续上升。
无疑,近年来土地管理混乱的状况,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发展经济需要土地,居民改善住房需要用地,这些年里,住宅和工业用地均保持了相当大的数量,所征用土地往往集中于大片优质耕地。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总量急剧减少,农村耕地存量受到威胁,也给农民生存发展和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当中国土地的稀缺性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滥用问题碰撞到一起,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更为凸显。
近几年来,在治理土地违法方面,应当说,力度一直是较大的。这期间,也有人以“雷声大、雨点小”来作批评,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允。可是,现在需要提出的疑问是,这么努力地不断整顿治理,为什么土地违法案件在数量上依然居高不下,且不断上升?这当中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事实上,国土资源部昨天的通报中,已经指出了一个核心的事实,即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较为普遍。也就是说,在土地利用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成为违法主角。
不难注意到,国土资源部昨天向社会公布的4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有三起是地方政府充当主角——这也暗合了政府成为违法主体的大致比例。国土资源部门曾披露,80%违法用地面积的违法主体是政府。由于不少土地违法与地方发展相关联,因此,一些地方官员本着因“公”的理由,有意无意地忽略违法违规造成的后果,显得理直气壮,个别官员甚至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
从此前轰动一时的河北省香河县土地违规事件,到这一次被曝光的安徽马鞍山秀山新区建设指挥部、花山区政府、宁夏青铜峡市政府,以及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政府等,涉及的土地数量有多有少,事件的影响有大有小,但本质都一样。一些地方官员在土地违法方面缺少顾忌,有官员甚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锒铛入狱。
在土地违法形势依然严峻的大背景下,治理压力可想而知。从对策来说,疏堵结合、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管体系,以及严格执法监管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要抑制土地违法案件的高发,关键更在于约束地方政府的随意用地冲动。地方官员的行为管不住,土地管理秩序较乱的情形也就很难有根本的改变。
针对违法违规用地中各级政府的失责行为,严格追究,决不手软。不手软、不走过场是维护政府执法公信力的必要前提。土地违法整治的督办、查处当保持高压态势,必须严肃对待。回过头看,其实已经有一批官员因为土地违法违规使用问题,而被约谈,甚至问责。动真格的“问责”,当然有强烈的震慑作用,退一步说,被约谈的滋味也绝不好受。但这样的“问责”,还是自上而下的,还只是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与追责。
面对土地违法违规反弹的情况,国土资源部昨天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求遏制。其中,“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提法,就很有现实意义,弥补了系统内部单一监管的不足。各地大量发生的土地违法问题,不能单靠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还要依靠民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