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寒风劲吹 一线城市房价跳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2:08 来源: 东方今报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对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四地的调查显示,住宅降价销售潮早已不是上海一处的现象了,深圳自5月份就揭开了降价大战的序幕,北京周边地区的楼市也是“寒风”劲吹。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波降价风潮会继续蔓延和加深。

  一线城市楼市降价潮汹涌

  上海:降价已酝酿数月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其微博(http://weibo.com)上称:“上周有人问我,房价会降吗?我列出了四个可能先降价的城市,万万没想到从上海先开始降价了。为什么?”

  仲量联行上海区董事周志锋表示,事实上,今年从5月、6月份就已经开始降价。进入9月份,更多的开发商开始降价。

  深圳:降价大战5月爆发

  事实上,在上海多个楼盘集中降价之前,一向被视为国内楼市“风向标”的深圳早已开始了降价博弈,多个大型开发商率先降价出货,引发中小房企跟进。

  早在今年5月,中海地产便揭开了深圳房地产降价大战的序幕,其低价推出的两个项目合计1300多套房源,开盘当日被抢购一空。

  中海地产降价引发一轮楼市冲击波,周边多个在售楼盘则陷入被动境地,部分开发商被迫采取跟进措施。

  北京:周边地区降幅明显

  虽然北京城区房价依旧坚挺,但通州、昌平、大兴等周边区域均感受到了楼市寒流。

  “去年在北京通州买房子的人全亏了。”39岁的购房者李新这样感慨。2010年底他曾经动过在通州买房的念头,当时通州新建楼盘的房价已经集体攀升至2万元/平方米以上。而此时,李新发现,通州新建商品房的价格已经集体回归到1.5万元/平方米左右。

  北京市房协副秘书长陈志表示,从近期情况看,近两成项目下调了推广价,主要集中在通州、大兴等地,地产商普遍采取特价房形式促销,“降价换量”逐渐成为共识。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杨少锋表示,随着春节临近,开发商资金回笼压力加大,楼盘降价接下来会成为普遍现象。

  2

  上市房企

  三季报业绩惨淡

  记者昨日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9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已公布三季报,其营业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均出现大幅下滑,库存量同比上涨超过五成。业内认为,限购的传导作用正在逐步加强,房企生存状态的恶化会加速推动短期楼市拐点的到来。

  三季度一般为房企销售旺季,开发商选择放量推盘,在供需两旺的情况下,基本能推动成交量的上涨,增加销售收入。但从三季报的数据来看,29家房企总营业收入为156.4亿元,环比下降近两成。有15家出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滑的情况,7家房企没有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3/4。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三季度房企的销售情况,基本打破了“以量换量”的规律,日益浓厚的观望情绪使得市场需求逐渐缩小,为应对财务上的困窘局面,开发商或者调低年度销售目标,或者采取项目全面降价的措施。

  综合第一财经日报、法制晚报

  ■ 相关新闻

  地产股大幅折价

  买地不如炒地产股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近日在微博上披露,“一个房地产朋友说,他原计划去拍一块土地。后来发现,在某地上市的某房地产公司,其拥有土地的价值(考虑负债后)摊到每股股价上,买股票比自己去拍地便宜40%,于是他放弃买地,计划改买股票。”

  买地不如买地产股,这种倒挂现象2008年末出现过一次,如今再次出现。

  中金公司首席地产分析师白宏炜认为,目前大部分地产公司处于NAV(净资产价值)折让60%以上,1倍PB以下,已经反映了近50%的房价跌幅,估值已大幅击穿2008年底部。

  为何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 有分析认为,房企的土地储备增值效应明显,但并没有直接体现在账面净资产上,净资产存在低估。部分A股地产股股价已经接近破净,H股中低于0.5倍PB(市净率,即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的地产股更是俯拾皆是,双重效应导致买地不如买地产股。

  业内人士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或许反映出市场对房地产行业未来盈利能力过度悲观,另一方面则恰恰体现出当前地产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

  证券市场周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