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宇工厂”,隆平高科技园的高产试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2:21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楼宇工厂”,隆平高科技园的高产试验

  制图/帅灵茜

  

“楼宇工厂”,隆平高科技园的高产试验

  王曙光

  王曙光又一次推开窗户,凝望对面高达25层的金丹科技创业大厦,默默估算着脚下这25亩土地的“亩产量”——2011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亩产达到926.6公斤,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

  王曙光是国家级隆平高科技园管委会主任。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园区,该园区一直致力于通过集约用地,使园区的方寸之地更加“高产”,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无限的发展空间。本报记者张冬萍 长沙报道

  60亩土地上的“高产试验”

  隆平高科技园前身为马城岭农业高科技园,是1997年国务院批准的两个国家级农业高科技开发区之一,也是长沙市离主城区最近的一个产业园区。由于园区内有湖南农业大学等30多家单位,1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中,实际可开发面积不足6平方公里。

  跟国内其他高科技园区一样,隆平高科技园也走过一段“零门槛、零地价”招商引资的道路。在短短几年里,亚太新材、燕京啤酒、景达生物、经阁集团等企业先后入园“跑马圈地”,到2006年以前,入园企业总数已经突破了150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亿元。但随之而来的是园区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到2005年底,隆平高科技园的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使隆平高科技园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夹缝中求发展”。

  2004年入园的湖南广发隆平在园区买了60亩地,但入园之后,原计划投资的项目没有实施,导致土地闲置。管委会于是跟投资方商量,决定在这60亩地上做一个“高产试验”。

  2007年,广发隆平投资5600万元,在其中的27亩土地上建成了3栋3层的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广发隆平总经理尹国琢说:“当时有一个背景是国内金融危机爆发,中小企业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普遍比较谨慎,而租用这些标准厂房,大幅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启动成本。”

  这些被称作“楼宇工厂”的多层标准厂房一面世,就受到了青睐,短短1年多时间,吸引了徐州科源、仟吉西饼等62家企业入驻,厂房出租率达100%。不久,广发隆平又新建了2栋6层的创业楼,也很快被企业“抢占”;另外2栋8层的多层厂房还没有竣工,就已经被预租出去。

  控制“圈地”着眼“高清精”

  试验田的集约用地经验很快在隆平高科技园获得推广。首要的措施是健全用地制度,控制“圈地”现象。从2008年开始,隆平高科技园区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是投资强度低于200万/亩的项目不准入园,投资总额小于2000万元的项目不予供地,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

  更深层次的变化是园区产业发展思路的调整。王曙光说:“过去招商引资,‘只要抓到碗里就是菜’,隆平高科技园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盘子’以后,坚持以‘两型’促‘两新’,着眼于‘高清精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占地面积过大、动辄数千亩的项目,在隆平高科技园都找不到空间。”

  为此,隆平高科技园在人民东路两厢规划了2000亩土地,建设隆平总部工业基地,瞄准企业总部定向招商。隆平高科、苏宁电器等多家知名企业与园区签署了建设公司总部基地的协议。

  四年来,隆平高科技园逐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错位发展之路,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目前287家入园企业中,“高清精”企业占九成。2010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

  立体厂房向天空要地

  隆平高科技园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之地。在拒绝圈地的同时,园区开始对存量土地和存量厂房进行清理,努力将闲置的土地和厂房盘活。松井化学入驻了美地思服饰租赁的多栋闲置厂房,中科本安则收购了原鸿仪系旗下的亚大科技,10万多平方米的空置厂房实现了二次开发利用。

  香港伟赢电子曾经是入驻园区的“地主”之一。2004年,该公司在隆平高科技园征地100亩,准备投资可视电话项目,但后来由于市场的变化,该项目没有实际推进,2007年,隆平高科技园果断收回了被闲置的土地。不久,国科广电花落隆平,占地76亩、首期投资10亿元的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化基地目前已经投产。

  与此同时,在剩余的不足25亩土地上,一个向天空要地、建设一座高层现代化标准工业厂房的大胆构想诞生了。

  这座25层、99米高的“双子座”被命名为金丹科技创业大厦,是国内第一座全钢结构的高层工业厂房。湖南金丹科技公司董事长曾志敏告诉记者:“这种全钢结构的高层工业厂房,比平层厂房的造价要高不少,但是1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占地只有25亩,相对于传统的平层厂房,节约了325亩土地,节地效益是无可比拟的,同时按照最低20万元每亩的城市配套标准来计算,节约的城市配套费在6000万元以上。”

  高层“立体厂房”打开了有限土地上的无限发展空间。按照规划,金丹科技大厦可入驻总部企业220家,这些“业主”主要是“中小微”创业型企业,一个个新兴工业项目令这个“都市工业孵化器”显得生机勃勃,仅18到21层就有20多家企业入驻。18楼的7家企业中,有矿井设备制造商、物联网公司和生物科技企业等;20楼的友迪环保占地400多平方米,是创业板的后备企业。

  王曙光说,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要做好集约用地这篇文章,自身的资源特点,决定了隆平高科技园集约用地的任务更紧迫,也就要探索早一点、走得远一点。

  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产业园区化和园区专业化。引导园区合理布局,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扩规和区位调整,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园区专业化发展,坚持特色园区特殊扶持,分类完善配套设施,分类布局建设高速信息通道、技术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县域园区特别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鼓励园区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促进园区与城区功能整合、空间协调、经济互动、设施共享。

  ——摘自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专家观点]

  不要让示范区成为孤立的标本

  潇湘晨报: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能起到带动一省节约用地的效果吗?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国内响应政策的通用做法就是搞示范点、示范区,而不是全面铺开来解决问题。节约用地示范区最终带动了本省在开发时节约集约土地了吗?这尚待观察。

  现在需要制度来制约一些“只有树叶没有森林”的做法。国家提出的“占补平衡”用地政策,需要执行到位。

  潇湘晨报:怎样处理节约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

  李国祥:各地随意发展工业园区的势头现在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换届后,会觉得自己应该建一个一手操办的工业园区,于是就开始申请用地,游说成功后开始搞蹲点,搞政绩工程。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发展,实际上对发展两型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节约用地与保障发展其实并不矛盾。原有的工业园,继续关注质量,不另设园区,实际上就是节约资源。节约资源与保障发展,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有两点:转变工业社会的“技术至上”和“无节制发展”等观念体系,提高发展质量;转变“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念,转向人类环境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生态伦理观,大力发展高效、节约资源、无污染的绿色产业。

  潇湘晨报:怎样解决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

  李国祥:城市用地规模扩展与开发区建设是土地资源浪费的重灾区。现在的开发区面积不是按公顷计算,而是讲平方公里。要从根本上解决浪费,地方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以地生财”的城市与经济发展模式。记者方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