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周资本市场:外围市场回暖 A股现久违涨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0 09:35 来源: 新华08网

  

  在外盘持续走高、国内货币政策出现微调迹象等因素的带动下,本周A股市场出现久违的涨势:上证综指周涨幅6.74%,深证成指涨幅高达8.92%。

  受地方债试点和证券金融公司成立消息的刺激,本周银行、券商股率先发力,A股周一即现较大涨幅,并在随后几个交易日保持这一态势,实现了罕见的五连阳。周五,欧盟峰会利好消息的传出又给A股带来暖风,沪深指数再度大幅上升。

  外围市场回暖给A股的涨势带来了有利条件。本周,欧盟第二轮峰会落幕,欧盟各国首脑暂时放下矛盾,终于在三大议题,即EFSF扩容、银行业资本重组和希腊债务减计上达成框架下的一致意见,这对于长期深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全球投资者来讲是个利好。欧美股市对此做出积极反应。美国三大股指悉数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周涨幅达到3.58%,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全周涨幅都达到3.77%。

  与此同时,国内货币政策透出微调的迹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7日发布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央行于本周暂停了连续两周发行的三年期央票,而就在上一周,央行还下调发行利率一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以上公开市场操作的诸多变化,一定程度上凸显出货币政策的微调迹象。

  银监会日前下发通知,对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提出更为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发放金融债,专项用于投放小微企业贷款,在信贷结构上亦加大了微调力度。

  以上变化对于长期受困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流动性收紧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因为这意味着支撑A股市场的宏观环境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经过前一轮的明显回暖,本周受资金面收紧、获利盘抛售影响,债券市场小幅调整,现券收益率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市场普遍对未来债券走势较为乐观,认为本轮行情还未结束。

  国海证券分析师陈亮表示,下周资金利率将会出现回落,资金面预期放松,预计现券收益率将有所下降,空间在5至10个基点。

  本周,受月末考核试点临近、财政存款上升、公开市场净回笼及存款准备金补缴等因素影响,市场资金面明显收紧,回购利率接连攀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隔夜回购定盘利率周五报收4.9300%,较上周末上涨约185个基点;7天回购定盘利率报收4.8800%,较上周末上涨142个基点。不过,随着月末效应消退,下周资金面紧张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胀回落、经济增速放缓及资金面趋于宽松的背景下,债市将逐步回暖。市场出现短期小幅调整,反而为利率产品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提供了机会。

  

  欧盟峰会达成解决欧债危机的协议,使市场对欧债危机可能蔓延拖累全球经济的担忧减轻。另外,美国公布的第三季度GDP增速高于预期。这些消息使得市场情绪趋于乐观,非美货币在欧元带领下强劲冲高,美元指数则创出两年来最大跌幅。

  欧元后市或将回调

  本周,欧元区领导人与民间银行和保险机构就希腊债务减记50%达成协议,这是为了降低希腊债务负担、并遏制已肆虐两年之久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计划之一,使得欧债危机看到了全面解决的曙光。

  受此利好因素影响,欧元涨势强劲,兑美元破1.4一线,为9月以来最高点。不过,中国银行交易员认为,欧债危机不会因为这次峰会而得到有效解决,现在市场的反应只不过是对积聚已久的情绪的一次释放,诸多具体细节尚未议定。

  预计欧元短线仍有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可在1.39-1.41之间进行波段操作,整理充分后维持谨慎看多观点。

  美元跌破关键支撑

  欧盟峰会达成的协议被市场看做是解决欧债危机的灵丹妙药,引发美元本周跌破关键支撑。

  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年率初值为增长2.5%,高于二季度1.3%的增幅,也高于2.0%的增长预期,为一年来最高增速。市场预期这种增长趋势可能保持到今年第四季度,令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提振市场乐观情绪的因素。伴随着欧元、澳元和瑞郎的上涨,美元下跌。

  人民币增大波幅时机逐渐成熟

  近期利好欧元的因素集中释放,美元短期难改弱势,人民币对美元稳中走升。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顺势突破6.33元整数关口,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盘中汇价也随之上行。

  

  本周(24-28日)国内外利好消息叠加,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终于打破了弱势震荡,全线上扬,部分品种收复了十月初的”失地“,小幅的月度反弹稍稍挽回了”银十“的颓势,但本轮反弹受金融因素影响较大,在基本面未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反弹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领头羊表现较为典型,10月以来,其走势与欧债解决的进程高度关联,在本周更加明显,27日受欧盟峰会达成解决债务危机的一揽子方案,推动纽约油价飙升逾4%。本周纽约油价两次单日涨幅超过4%,使其稳稳地站在90美元上方。截至周五收盘时,纽约市场12月交货的原油期货收于每桶93.32美元,全周涨幅为6.77%。伦敦12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109.91美元,微涨35美分。

  能源化工方面,新成员甲醇期货于周五登陆郑商所,甲醇期货的上市无疑丰富了化工产业链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渠道。首日高开低走,上涨近3%,基于今年以来上市新品种——焦炭、铅的”先热后冷“表现,甲醇能否是个例外,有待观察。

  大宗商品数据平台——生意社大宗商品高级分析师刘心田认为,本周的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可用”抢眼“来形容,但这种热度很难持续。虽然有些利好消息,但不能改变需求不足的根本矛盾,这波行情起源于金融因素,后期市场或以震荡调整为主,不排除出现分化格局。欧债处理进程仍将是近期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因素,需密切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