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学家: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0 23:01 来源: 财经《新世纪》

  □ 加里?贝克尔 | 文

  对市场失灵的情况简单地以偏概全,是有误导性的,不能成为政府大规模积极干预的理由

  市场失灵是指私营部门无法高效正常运转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通常会建议政府进行干预,例如通过税收政策来减少污染。

   然而,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同样存在。在建议以政府干预应对市场失灵之前,应当考虑政府的实际政策是否反而会导致私营部门局势更加恶化,而非有所助益。

   例如,消费者有时并不了解所购产品的质量。但是,在倡导政府对消费者进行各种形式的保护之前,应当承认选民们对政坛候选人的了解程度,还远不如消费者对所购产品的了解程度。如果消费者由于对产品缺乏了解而选择错误,就会直接蒙受损失;但是,单个选民对政坛竞选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了解不同候选人及其职位,即便自己选择错误,后果大多也是由他人承担。

   私营部门经常出现垄断,例如此前微软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IBM垄断了电脑行业。不过,政界也存在垄断,而且更加普遍。如果从事一种产业的企业只有两家,就构成双寡头垄断,此时价格可以贸然提升到非正常水平。但是,在民主国家的政治进程中,双寡头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民主党与共和党。此外,一旦政府企业获得垄断地位,一般都会成功阻止、或者尽量拖延私营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相反,私营企业的垄断地位通常都很短暂,例如IBM和微软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削弱。

   有时,政府干预不但无法应对市场失灵,反而火上浇油。美国政府相信私营部门没有向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提供足够的抵押贷款,因此成立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准政府机构,以鼓励人们贷款买房。但是,这两家机构利用特权地位承担过度风险,大笔发放根本不应当发放的抵押贷款。

   欧洲监管当局以各种所谓的反垄断政策为由对Google、微软等大公司(主要为美国企业)进行干预。美国监管当局也多次进行反垄断干预,例如最近阻止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收购T-Mobile。这些反垄断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些大公司的竞争对手、或者保护就业,而非提高消费者的利益。

   由于化石燃料污染甚巨,因此许多国家对各种替代能源提供补贴,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等。但是,哪种替代能源的补贴力度大,通常取决于政治考虑,而非经济因素。例如,由于政治原因,氢燃料汽车曾经一度似乎最有可能替代汽油燃料汽车;后来氢燃料汽车没落,电动汽车又成为政界新宠。政府很少选对技术赢家。一个新例证是,最近美国政府巨资支持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公司Solyndra陷入破产丑闻。

   一旦意识到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规模更大,后果更为严重,应当如何制定政策?我认为,只有当市场失灵规模相当庞大而且持久时,政府才应当干预。当然,各国政府应当在军队、警察和司法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应当致力于防止大规模污染,为最弱势的群体提供最低保障。私人慈善机构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如果市场失灵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出现垄断,或者利用消费者的不知情,就应当尽量减少诸如反垄断法案之类的政府干涉,让消费者自己决策。

   当出现重大市场失灵,而政府又没有其他可靠替代方案之时,情况最为复杂。此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我认为,通常规则应当是让市场自行解决。因为,在整体上,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为普遍,破坏力更强,更难自动调整。

   对市场失灵的情况简单地以偏概全,是有误导性的,不能成为政府大规模积极干预的理由。

  作者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为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