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在湘家荡体验新型农民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0:02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季晓磊 谈佳隆|浙江嘉兴报道

  做了大半辈子农民的王福良,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城里人”,住楼房,天天上班,将来退休后还有养老金拿。

  51岁的王福良原是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七星村的农民,家里五口人、三亩地,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每亩地每年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

  2007年,王福良一家因拆迁搬入七星镇江南新家园社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农民王福良成了湘湖社区新居民事务所的治安管理协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上门了解社区新增流动人口的情况,并进行登记、办证。老伴每天看看孙子,捎带手做点小生意;儿子在嘉兴市里上班,儿媳在镇上的幼儿园做老师。家里因为拆迁置换了四套住房,一套居住,一套烧菜储物,另外两套出租。

  “现在我们家一年的收入有几万元,政府还保证我们未来退休了有养老金拿,这样的生活条件城里人未必都有,我们感到很幸福。”王福良说。“等他退休时,拿2000元退休金应该没问题。”王福良的老伴补充说。

  在湘家荡,类似王福良这样的新居民约有7800户。

  湘家荡区域是嘉兴市开发建设的重点之一,位于市区东部,包括七星镇镇域全部用地及东栅街道、南湖街道的部分用地,正着力打造成生态、城市、农业和谐共生的生态型低碳区域和城乡一体化区域。

  “收入多了,我不怕了”

  在嘉兴市区到湘家荡的路上,仍然能够看到星星点点突兀地立在两旁的农舍。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一些没有搬迁的农户。有的是因为对搬迁补偿条件不满意,有的则是习惯了农田里的生活。

  2008年末,七星镇开始启动“两分两换”,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的建设。

  “我们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不强迫农民搬迁。”嘉兴市湘家荡区域联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称“湘家荡管委会”)副主任李剑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湘家荡区域总面积43平方公里,有近9000户农户近4万名村民,从2004年开始拆迁和搬迁了约7800户,目前还剩下1200户。”

  七星镇党委副书记芮明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关键是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原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业收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打工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农地产出收入比例降低,而伴随着‘两分两换’的推行,农民的收入呈现多元化。”

  据了解,搬迁后的农民一方面能获得承包地流转的租金性收益,按原来每户的亩数计算,租金收入为每亩每年700元,每年递增50元;另一方面,农民从农地中解放出来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第一、二、三产业获得劳动性收入;再一方面,通过出租空闲房屋获得租金或出售公寓楼获得资产性收入;“退休”后,还有政府拨款支付的保障性退休金收入。

  七星镇江南新家园社区管委会副主任倪淑静坦言,农民有着很深的土地情结,刚开始不少社区居民还把以前的农具带进社区,还想以原来的方式生活,小农意识很强。“我们就是想帮助他们逐步改变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生活。”

  过去几年中,湘家荡管委会对老镇区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配置完善了社区服务中心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以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当地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湘家荡推进“两分两换”将建设320万平方米的公寓社区,目前已经安置交付了150万平米,此外,有100万平方米的公寓社区建设接近尾声,还有70万平方米已经动工。

  在江南新家园,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座楼房,而是一个完整的社区,幼儿园、菜市场、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室、警务室等一应俱全。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周边配套都按照现代城市小区来操作。居民家里不仅用上了天然气,还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王福良告诉记者,当初不少村里人都想不通,农民祖祖辈辈靠地吃饭,离开农地就是没了生计,如今各种收入多了,“我们不怕了”。

  农民有房了,政府有地了

  “我们湘家荡区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是封闭运行的。”李剑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一工作目前计划投入的总资金是80亿元,安居公寓商品房资金是大头,预计需要60亿元的资金,目前已经投入40亿元。”

  所谓封闭运行类似于“大包干”,即嘉兴市、南湖区不向湘家荡拨款,湘家荡自己解决资金来源和支出。所以,土地成为湘家荡维系其资金运转的关键。

  湘家荡管委会通过成立湘家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市区镇三级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整合资源,以当地现有或可集约出的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80亿元中,作为公司资本金的自有资金不到30%,其他主要以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待集约出的土地通过公开招拍挂出让后,一部分所得归还给银行,另一部分作为地方发展建设资金,还有一部分用于包括新型农民在养老和医疗上的保障。

  2010年,工商银行嘉兴分行牵头,嘉兴银行、浙江禾城农村合作银行等银行组成银团,支持湘家荡区域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项目。

  “浙江等一些发达地区,土地占补平衡的压力很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上,嘉兴既是国土资源部的试点,也是浙江省的试点。湘家荡地区采取土地高集约率的做法,集约出40%的土地来,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湘家荡管委会土地管理处处长沃云说。

  据嘉兴市政规划估算,到2020年,嘉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1.68万亩,但建设用地需求每年达到3万亩以上,每年的用地缺口就达到1.32万亩。

  嘉兴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宅基地换房’,做法各有不同,而湘家荡和七星镇的特色之处在于宅基地不仅换房,而且是换具有商品房属性的公寓房。不仅地方换了,性质也变了,从集体土地转变成了城市用地。”

  具体到嘉兴市被选中的9个镇,做法也不一样。王福良一家所在的江南新家园就是城市聚集型的代表,以公寓式安置的城市社区化程度比较高,而有些镇选择了新市镇集聚型、新社区集聚型。

  上述三种模式中,以城市集聚型所能够盘活的土地规模最大。以七星镇为例,2008年末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盘活了土地超过1万亩。目前,当地土地价格普遍在每亩200万至300万元之间。

  李剑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湘家荡的城乡统筹改革比较彻底,特别是七星镇的改革比周边村镇更进一步。比如余新镇,农民可以选择自建安置房;姚庄镇,农民可以搬迁但农地承包权并不流转;而七星镇则由政府统一建设公寓楼,而且农民要住公寓楼必须流转农地。”

  据了解,七星镇是把家庭人口作为测算城镇住房安置面积的重要标准。村民可以农村旧房置换新的城镇住房,可置换城镇住房标准建筑面积在每人40平方米的基础上,每户再加60平方米,但户内5人以上(含5人)可置换的城镇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得突破260平方米。政府按成本价1600元/平方米提供安置房,超出部分按照1000元/平方米置换。户型上有115平方米、105平方米、75平方米、65平方米四种方案可选。

  当地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七星镇这样的政策条件略逊于“拆一赔一”的拆迁标准,但考虑到安置房的升值空间和可交易性,相当一部分农户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很显然,通过城乡统筹之后,农民获得的是商品房,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而如果采取宅基地置换自建房则土地的属性没有改变,即使自建公寓土地性质仍然没有改变,倘若要向市场出售则可能遭遇被认定为“小产权房”的困境。

  在过去几年中,房产价格的上涨也给搬迁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以江南新家园为例,在全国房价飙升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到湘家荡和七星镇发展,安置房的售价已从2007年建成时的1800元~2000元/平方米,上涨到了现在的3000~4000元/平方米。

  王福良说,政府没有让他们吃亏,房子升值了,租金也上涨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未来他们的房产会不会不断升值,出租房屋的租金会不会不断增加。“政府告诉我们,这些都会实现的。”

  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湘家荡采访时,常常听到当地基层官员这样评价“两分两换”的成效:“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

  “很多人都知道嘉兴南湖,它是党的诞生地,或许用不了多久,湘家荡也会名扬天下,它是待开发的未来生态绿湖,‘红水绿水两湖联动’是我们的目标,”湘家荡管委会副主任、湘家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早在十几年前,浙江省和嘉兴市就有了开发湘家荡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对该区域进行综合规划,发展一直很缓慢,到了2008年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根据规划,倘若湘家荡未来需要建设用地,可以对原有村民宅基地或农用地进行复垦,通过南湖区、嘉兴市、浙江省验收后,可获得一定的用地指标,空间指标调整出之后,原来的农业保护区变更为待置换区,土地性质随机发生改变,宅基地或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并可进行招拍挂。这也是占补平衡最通常的方式。

  湘家荡管委会的诸柏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已经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未来湘家荡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了与之相配套,包括高等级的国际会议中心、康复养生中心在内的多个项目正在建设和筹划中。‘湘湖八景’、环湖慢行道路和环湖生态公园已初具形态,环湖生态公园休闲设施及水上休闲项目正在筹划当中。”

  除了发展和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相关的基础设施之外,发展现代观光型都市农业将是湘家荡未来发展的重点。嘉兴市农办、市农经局改革指导处处长金培忠介绍说:“湘家荡现代农业园区将重点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并已经种植2000多亩油菜花以筹备明年的油菜花节。”

  “当地农户劳动力是无法满足湘家荡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了,农户的房产自然会升值,租金自然会上涨,”湘家荡管委会某官员说,“湘家荡的发展目标也是为了让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听到这样的话,王福良心里一定能踏实很多。

  1.在农民王福良家中,本刊总编辑季晓磊(左)询问农民收入等情况。本刊记者 谈佳隆I摄

  2.在七星镇江南新家园社区服务中心,本刊总编辑季晓磊(中)与工作人员交谈。本刊记者 谈佳隆I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