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产业规模诱惑 风投热捧生物医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4:1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刘振盛
最近,李军(化名)在多个城市辗转奔波,接连会见生物医药公司的创业者。接到记者电话时,他正赶着参加一场早餐会。
“现在要投生物医药的基金太多了,不抓紧时间谈,很容易被其他机构抢走。”李军现在是成都高新区一家偏好生物医药风投的合伙人。
记者发现,随着生物医药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无论风投还是地方政府,都跃跃欲试加入这轮“淘金”潮。例如,成都市近日决定投资50亿元打造生物科技园区。
资本逐鹿
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尚未形成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很多企业都有机会做大做强。
前不久,江浙某上市生物医药公司高管来到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负责人黄华君在成都高新区的办公室拜访。他们此行目的很明确,由于上市公司资金充沛,希望找到有潜力的生物医药项目,以风投的方式参股。
“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黄华君说,因为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销售收入过亿的知名企业14家。
但成都并不满足于此,还准备继续在生物医药领域投入重金。
黄华君透露,天府生命科技园将培育2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10家以上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潜力企业,孵化培育30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项目(新产品)。
这些项目,都给风投带来了极大的诱惑。
譬如,早在2010年11月,成都银科创投公司与美国维梧(Vivo)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在成都高新区设立了维梧(成都)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首期基金总额1亿元。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处获悉,首期基金已经投完,目前正在募集第二期资金,规模在4亿-5亿元。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上半年,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22起案例位居PE基金投资热点之榜首,超越了互联网和清洁技术行业。在投资金额方面,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上述成都高新区人士分析,各路资本如此青睐生物医药产业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医药产业未来市场空间很大。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珺日前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导向是:产业规模到2015年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
另一原因则是在这一领域,尚未形成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很多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都有机会做大做强。
考验资金匹配
行业太受追捧,容易导致资本的急功近利,反而不建议企业过多接触风投资本。
资金如潮般汹涌,但匹配度依然不足。
美进生物是成都高新区一家从事肿瘤干细胞靶向药物和基因治疗技术研发,以及细胞生物治疗技术转化研究的企业。该公司一期投入达5000万元,目前产品还在临床前阶段研究,预计两年后才能申报临床。
“我们现在主要依靠股东的资金投入,还没能贷款或引进风投。”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较其他行业,生物医药的特点是门槛高、投入大且周期长。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最终上市,都要经历将近8-10年时间。
成都高新担保公司一位高管表示,行业特点决定生物医药的融资分为研发、临床、产业化三个阶段:前期应该有VC进入,中间是各种PE机构,银行则在后端。
“我们一家贷款客户就是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的企业。”该人士说,但由于真正意义上的VC很少,目前国内的风投机构主要集中投资在中间阶段。
不过,风投的集中扎堆,也推高了估值。
“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同行出高价来竞争,比如提出达20倍的市盈率,对这种报价,我们肯定不敢去争。”李军表示,这其中的风险在于,首先中小生物医药企业产品线单一,产品上市后市场有不确定性;其次,新药审批制度日趋严格,在做盈利预测、估值分析时,如果过于乐观,产品上市时间的推后,往往会给投资人带来更多压力。
成都当地一位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不建议企业过多接触风投资本,因为行业太受资本追捧,更容易导致资本的急功近利,不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